当前位置:知识百答>百科知识>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有哪些具体差异?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有哪些具体差异?

2023-08-25 18:14:11 编辑:join 浏览量:627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形式有哪些具体差异?

春秋与战国,在我的理解里,最重要的区别不是赵魏韩瓜分晋国,而是道德与战争的改变。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都有浓厚的血缘连接,周朝姬姓诸侯与异姓诸侯的联姻,使周王朝保持相当的凝聚力,巩固其天下共主的权威。战国时代开始,除去燕国早已摒弃姬姓,因为魏国始于姬姓,所以法理上僭越称王,漠视周王朝的权威,所谓册封更多是周王朝向赵魏韩三家示好。

春秋时期讲究“出师有名”,齐桓公与宋襄公都要求周王册封方伯,以便抵御楚国的威胁,而大合诸侯,楚国就是因为擅自吞并诸侯国,而被视为蛮夷之国。战国时期,各国皆以利益为重,只要时机成熟,便出兵征伐,且攻城略地霸占人口,并对败军实行残酷的绞杀战略,以便增强国力向着统一努力。

所以,晋国灭亡时赵魏韩三家早已建立,却依然以册立诸侯,能够自行决断战争开始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是大周王朝的诸侯们因称霸和兼并土地而引起的内乱战争。春秋时期是大周王朝开始衰落的时期;而战国时期则是大周王朝衰亡的时期,所以,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一、战争的背景不同春秋时期,大周王朝实力有所衰落,虽然礼崩乐坏,但大周王室还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各诸侯还必须尊从周王室。所以,这时期的战争基本上是“兄弟阋(xi)于墙,外御其侮",就是诸侯兄弟之国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外来侵略。也可说成是尊王攘夷;还有一个就是吊民伐罪,也就是慰问民众,讨伐罪魁祸首。

上图:周襄王姬郑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救燕,攻打山戎;桓公二十八年(前658年),卫文公被狄人骚扰,向齐求救。齐出兵打败狄人,并为卫国筑楚丘城,把卫国臣民迁到那里。周朝王子带之乱,桓公与八国诸侯会盟,以吊丧为名在洛阳附近炫耀武力,表示对王子郑的支持,后王子郑继位,是为周襄王。这都是尊王室攘外夷的正义战争。齐桓公三十年春(前656年),齐桓公带领鲁、宋、陈、卫、郑、许、曹七国诸侯伐蔡战争,起因是桓公与夫人蔡姬乘舟游玩,蔡姬故意晃动小船,桓公吓得脸色惨变,他阻止蔡姬,蔡姬却不听。桓公一怒之下让她回到了蔡国,但没有说与她断绝夫妻关系,蔡姬的哥哥蔡穆侯却让她改嫁了。这可算是伐罪之战。

随后,齐桓公陈兵楚国,向楚国问罪,责问楚国为什么周王渡江没有返回?责问楚国为什么不向周王进贡?虽然其中有齐桓公欲称霸诸侯的因素在里边,但说明春秋时期尊奉王室还是能获得人心的。公元前598年,陈国夏征舒射死荒淫无道的陈灵公,楚庄王帅令诸侯讨伐陈国,杀夏征舒。楚庄王也贪婪陈国的土地,把陈地设为楚国的一个郡县。大夫申叔时劝他说:君以讨伐罪臣召诸侯,而以贪婪其土地收场,怎么能使诸侯信服呢?于是楚庄王又把土地还给陈国。到了战国时期,大周王朝接近衰亡,周天子已经难以管束各诸侯,诸侯们无法无天,以大欺小,恃强凌弱,互相征战不休,因此被称为战国时代。二、战争的目的不同春秋时期,因大周天子衰微,故诸侯做大,都想成为诸侯的霸主,所以,诸侯之间是以争夺霸权为目的。战国时期,各诸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自然就把灭人之国,兼并土地作为战争目的。三、战争的残忍程度不同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争夺霸权,让别的诸侯尊敬自己,故而,诸侯国在炫耀自身武力的同时,还需要以德服人,使别人口服心服。所以,这就需要维护自己的德行、仁义的正义形象。因此,战争时基本上还是遵守周礼(周司马法)制定的不擒二毛,不重伤、不鼓不成列、追奔不过百步等战争规则的,在战争中还讲究很多礼节。基本上每次战争伤亡人数很少,也就是几百人而已;对待战俘,也讲究优待俘虏,有的囚禁,有时还互换交换俘虏。

战国时期,目的是灭人之国,兼并土地,所以,谁杀的人多,谁功劳最大;谁抢占地盘最多,谁功劳最大。所以,屠城、杀降、以人头记功也就陆续发生了。每战死伤动辄十几万、数十万,战争变得越来越残酷和无人性。四、王朝的内乱和更替要用数百万民众的生命做代价从大周王朝的一统天下,各安其土,各保其民,民众安居乐业,一直到礼崩乐坏,诸侯们无法无天,因贪生乱,互相残杀,最终连大周王朝也一同被灭亡,天下统归于秦国。光是秦国的兼并战争就杀死约三四百万人,其中秦将白起一人就杀死一百多万人。这正是:“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就是大周王朝诸侯们的内乱。

上图:长平之战考古看到此处,人们还歌颂诸侯的兼并战争吗?人们还嘲笑孔子不合时宜,到处去给国君宣传仁义道德、遵守周朝礼义吗?

东周被人为地分成了两段,以公元前475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界,前者为春秋,后者为战国。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很大的不同,相比于战国来说,春秋时期的战争显得很“诡异”,更像是两个国家在“闹着玩”一样。

春秋时期令人瞠目结舌的战争礼仪如今提到春秋战国这一时期,总会提到“礼崩乐坏”这个词,其实更多的是说大环境,诸侯不想听周天子的命令,所以才有此表现。可实际上,春秋时期的“礼”依然非常有约束力,即使两国交恶,战争也非常克制。《淮南子》当中曾经记载过几句话: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而《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当中也曾经记载了“子鱼论战”的故事,可以与上文参看: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这两条记载是讲春秋之前各国打仗时奇怪的“礼仪”。第一,不重(chóng)伤。是说两国交战,如果我已经将你打伤了,那么就不再对你进行第二次伤害。也就是说,你受伤了的话,这次战争你就出局了,在那休息休息等结果吧。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一场战争下来基本上双方都没死人,胜负的结果就看谁能站到最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当时的军队构成。

这个时候的士兵在名义上都是贵族子弟,大家又没有什么生死大仇,没必要打生打死的。互相给个面子,有个结果就可以了。普通人从理论上讲是没资格当兵的,当然实际上这些贵族子弟也不一定亲身上场,雇一些平民代替一下自己也是正常的。但是,人虽然不是本人,但面子可是贵族的,自然不能有差池。第二,不擒二毛。这是说不会俘虏老人,其实也基本不会太过伤害老人。“二毛”就是头发斑白的人。中国古代对于辈分看得极重,尤其是商代,对于祖先的祭祀都非常隆重。所以对于老人,是要尊重的。第三,不以险阻。这是说,大家要打就堂堂正正地打一架,这样输赢才能服气。如果是靠着地利、埋伏等方式取胜,那是要被人瞧不起的。所以战场一般就是设立在两国边界开阔地,很少深入对方领土。

第四,不鼓不成列。知道以上的规矩就应该能理解了,双方战争刻意追求要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这样的结果才能被认可,所以肯定是双方都准备好了再开始。但这些“战争礼仪”,随着时间的推进,各国势力的膨胀,逐渐瓦解,春秋时期还有人坚持,但已经被视为“愚昧”,战国时代已经完全不存在了。春秋时期战争目的与战国时期不同春秋时期战争主要是“争霸”,各大国之间往往以此来解决一些分歧,大国和小国之间也往往是为了结成盟友或者立威。所以这个阶段的战争主要是为了获得短暂的“首领”地位。各大国的实力其实都差不多,谁也不愿意斗个两败俱伤,让别人钻了空子,往往都是点到为止,获得利益分配的主动权才是最终目的。有些许的城池割据,但总体来看都是小打小闹而已。此时,结盟和名声才是对国家最有利的事情,有了盟友力量才会强大,有了名声诸国才会信服,战争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以取得最大利益为目的。战国时期的战争主要是“兼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各国之间已经出现了不同梯队的划分,跻身一等大国的诸侯国有七个,也就是战国七雄。

这七个国家自然不需要这些小国来作为自己的盟友,吞并小国获得更好的发展才是最划算的事情。连强极一时的晋国都覆灭了,何况那些本来就弱小的国家呢?于是,大国对小国的兼并就成为了此时战争的主要形式。各大国通过不断吞并小国家,实力越来越强,最终秦国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开始了统一六国的进程。春秋时期基本上不进行灭国之战如何才算灭掉一个国家?后世往往以君主的死亡为标准,杀光“皇室”血脉就成为了主要手段。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灭掉一个国家的标志是摧毁宗庙社稷,君主的生死不算大事。就是在战国时期依旧如此,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囚禁起来,想要以此要挟楚国。结果楚国直接就另立了新王,可见并不把家国系于君王一身。春秋时期,大国对小国的征伐,即使杀掉了国君,统治了该片土地,也不能算作灭国。

因为在这之后,往往会从该国宗室中另外选一个国君,结成盟友,继续统治这个国家。即使国君血脉断绝了也没关系,由这个国家的人民选出一个他们认可的国君就行,往往都会复国。这是因为当时的各大国之间实力接近,不想出现直接的冲突,以这些数量繁多的小国作为各大国之间的缓冲地带,避免直接对抗。如果真的把一小国吞并了,那么除了声名狼藉之外,与之相邻的大国一样会寝食难安,两者很容易爆发冲突。当然,如果是一些不重要的小国,吞并之后,除了名声难听一点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战国时期,国力强盛,各国以抢占土地、人口来壮大自身为目的,并不在意互相攻伐,自然也就没有了春秋时期的顾虑。《太史公自序》曾有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其实描述的是春秋时期国家兴衰、礼崩乐坏的过程,这其中不仅仅是国家之间的侵夺,更多的是以臣弑君的恶行,最重大的表现就是三家分晋和田陈篡齐,也是春秋进入战国的分界点。联系上下文来看,太史公只是用来说明孔子作《春秋》的意义而已,并不一定真有其事,毕竟《史记》中的一些记载带有很明显的夸张和个人色彩。

所以说,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的战争:在作战方式上,春秋的手段明显要比战国温和;在战争目的上,春秋是为了声名个盟友,战国为了自身的壮大。在战争的结果上,春秋往往不进行“灭国之战”,战国却多为“兼并战争”。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中国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代。思想上,百家争鸣。政治上,封建制取代了奴隶制。战争形式上也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春秋之前,战争双方恪守旧的规制,打堂堂之阵,往往国君亲自上阵,率队厮杀。思想上,将战争视为高尚和神圣的事业,为贵族的专利。从战争的结局上看,无论规模大小,都少有灭国之战。战国之后,这一形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胜利,成为战争的最终目标。手段和形式,没有了任何规制。杀降、灭国,赤裸裸的弱肉强食。兼并他国,扩张领土,战争的形式更加血腥残忍。军事思想的改变,代表人物为孙武。他是中国军事理论的开创者,被后人成为“兵圣”。所著《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极深远的影响。他率先提出“兵者,诡道也。生死之道,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其辩证的军事思想,是前人智慧的总结,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孙子当然,旧的军事思想,在历史上还有相当长时期的存在。在欧洲的古罗马时期,皇帝亲自上阵,是战争的常态,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之战,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战死在疆场。千年帝国宣告灭亡。美国的独立战争时期,黑人没有当兵的资格。直到南北战争之后,这一情况才发生了改变。中国的清朝时期,八旗贵胄只有一个职业,那就是从军,务农和经商都不被允许。这也是后来八旗子弟落魄的原因之一。可见,对于战争的认识,东西方社会都有许多相同之处。

谢谢邀请,春秋战国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特质的形成期,但这两个连续的时代其实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战争进行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就是最直观的体现。春秋战国战争的不同了解二者的区别,就知道为何给后人的感官中战争方式的区别之大了。第一,战争的讲究更多。“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者。”--《淮南子》

这话是在替宋襄公鸣冤,而实际上也是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前者是竞技运动,唯有贵族世家的子弟具备上战场的资格,对等的战争向来是点到为止,后者则是丛林法则,胜者为王,毫无规矩和底线可言。第二,势力更加均匀。春秋时期谁也不具备通吃的实力,这是当年分封留下的地缘割据,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够更改的,随意挑起灭国战争是会招惹众怒的。

因而大家追求的并非吞并,而是臣服,众星捧月地当老大,有点玩网游人民币玩家的感觉,这也是“争霸”行为的现实基础。第三,认知的不同,这是重点。“争霸”的行为在后世看来不可理喻,仿佛是有便宜不占还使劲嘚瑟,然而我们不能用今人的思维去考量古人的行为,如同我们不能想象后世的生活,甚至二十年前我们也曾固执的认为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战国的诸侯们,唯有燕国时西周的封国,楚国的历史甚至不必西岐部落短,秦国是东周晋升的诸侯,齐国换了主人,晋国则是家臣的逆袭,这样一帮子人显然不会讲礼乐制度和周天子太放在眼里。春秋的战争潜规则说来说去,春秋终归还是有一百多号国家从地图上消失了,因此并非不能灭国,而是在于灭国的方式的选择上。规矩一:主和宾之外的随便打。西周分封的诸侯在春秋初年有三个群体,分别是大头姬氏宗族、小头功臣集团(二者都是主)和前朝后裔集团(宾)。因为存在明显的分封从属关系,大家相当于同僚,因而相互给点面子,而当年孟津会盟的“八百诸侯”就没有这个待遇,至少在春秋伊始就没听说几个,想必是被慢慢吞并和同化了吧。

▲孟津观兵的八百诸侯,全数凋零于东周春秋江淮地区的徐国(东夷部落残余),就是在这样形势下被孙武和伍子胥灭国了。规矩二:看不见的可以打。按照分封的规矩,公爵也不过百里封地,一些小国家只有几十里的就更多了,大国周边的倒霉蛋们,秦国扫荡关中,楚国摆平江汉,也没听说谁喊冤的,尤其是夹缝里的小国,早上发兵,晚上庆功,谁有着闲心来主持公道呢?唯有中原地区是敏感的,谁敢消灭郑、卫或者宋国,等同于抢了天下人的公共财产。规矩三:站错队的活该被打。‘五侯九伯,汝世掌征伐,以夹辅周室。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凡有不共王职者,汝勿赦宥。’--《左传》这是当年王室给予齐国的“无限开火权”,但触发条件并非看不顺眼,而必须是犯了错误的诸侯,也就是该死。

最大规模的站错队莫过于当年关中平王和携王的“二王并列”时期,朝贡周携王的关中附近小诸侯很多,但最后支持周平王的是郑、秦、卫和晋,等尘埃落定之时肯定是要秋后算账的。因此给予晋国的河西地区“局部无限开火权”就是这个意思,天子可以将地皮给你,但需要你自己去拿,因而晋献公“灭国十七,服国十八”,多半就是当年不长眼的那群人。规矩四:有仇报仇,不必忌讳。齐桓公的仇人是谁?鲁国,那是竞争对手公子纠的保护国,甚至连管仲射出的那一箭的帐都只能算在鲁国身上了,于是抓着对方一顿狠揍。晋文公漫长的流浪之路,他最大的恩人是宋国和楚国。宋襄公在泓水中箭后可谓奄奄一息,但他依然爬起来用诸侯之礼招待重耳一行,并赠送了二十辆马车。楚国也同样以国礼相待,并告知重耳,能帮助你的人唯有秦穆公。

仇人是谁呢?曹国和郑国,听说重耳的肋骨长到了一起,曹国国君居然亲自跑到澡堂去偷窥,重耳落荒而逃;在郑国同样没人搭理,国君避而不见,被民众送了一把泥土。于是在城濮之战中,重耳以打压郑国,援救宋国为突破口直面楚国,然后以“退避三舍”在明面上还了楚成王的人情。至于那个不长眼的曹君,早就被顺路抓了俘虏。而这些复仇和报恩,在当时是理所当然的。战国的丛林法则春秋时代大家都还当自己是王室的诸侯,称王的唯有楚国,而到了战国,由于长期的分裂导致了民众心理认同的改变,加之七雄纷纷称王,导致正统的分裂,进而演变成战争的改变。变化一:规模的扩大和兵种的增加。

当年西周天子也不过14个师,10来万军队,各诸侯就更少了,而战国则出现了动辄十万,多至数十万的大规模战争。尤其自变法之后各国军事动员能力增强,终于在灭楚之战中60万对100万而登峰造极。贵族充当的车兵不再是战场主流,出生底层的步兵成为战场的主力,而骑兵也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变化二:胜利成为战争唯一的判定标准。当年宋襄公在泓之战中的败北,在中原诸侯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也收获了不少同情分,但如果到了战国,那就只能说他傻了。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开篇胜者盆满钵满,败者国破家亡,不是人心不古,而是时代变了,这一点正是春秋战国民族价值观变化的直接提现。变化三:战争手段的变化

▲战国战争的最杰出者战国的战争显然更加残酷,每一次战争胜负都关乎国运,于是战争的残酷性带来了不择手段的战争方式,张仪使诈、白起屠城,秦国的胜利也未见得那么光彩,田单的反间计和火牛阵、楚威王灭越国的小伎俩和孙膑对庞涓的算计,在春秋时代是几乎不见的,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最佳选择。总而言之,春秋的战争多少还是需要一个理由的,要么对围观者,要么安慰自己,并非想打就能打。而到了战国时期就成了赤裸裸的丛林法则了,尔虞我诈、朝盟夕毁,恪守信义的楚怀王被囚禁致死,而虎狼之邦秦国却能够左右逢源。春秋和战国的区别,实际上是“人心不古”的一次经典展现,可悲的是,战国的风骨今天已然不可见,想来两千多年来,中国已经经历了许多次“人心不古”了吧。

文|小河对岸史学界将周平王东迁洛邑至秦一统天下这一段时期分为两个阶段,即春秋与战国,而此两个阶段的命名,源于两部史籍--《春秋》与《战国策》。以史籍命名历史阶段,看似是很不经意的划分,但却恰是我国从封建制走向君主集权制的分水岭。

春秋与战国给人最为直观的感觉,就是战争规模明显不同。春秋时期,比较大的战争,例如最为著名的晋楚城濮之战,各方出动的兵力也就在三、四万人左右;而战国时期却动辄几十万人规模的战争、且相持很久。那为何战国时期的战争动员能力可以达到春秋时期的十几倍呢?这本质上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移动。春秋时期,国家的权力不断下移。孔子就曾感慨道: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即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逐渐式微,而再已号令不动诸侯。

而实际上,不只是周王室的权力在下移。各诸侯国的权力也在下移,越是到春秋中后期,国君的权力就越弱,而其国政都是有其世族卿大夫分掌,如晋国有六卿之臣,楚国有若敖氏、蒍氏、屈氏等,齐国有高、国、崔、庆、鲍、田等等,鲁国有三桓、臧氏、展氏等,郑国有七穆(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宋国有华、向等等。

国家权力之所以会不断下移,就在于分封(封建)制度。“封建”的本意就是“封邦建国”,分封制乃是周王朝的宗法,虽从表面上看,周王朝的王位继承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但从实际财产分配上,分封制是实行“兄弟析产”制。

比如,周武王去世之后,由周成王继承王位,周成王将唐(晋)作为封国赐给了弟弟叔虞,这便是晋国的由来。唐(晋)虽表面上仍是周王朝的属国,但唐(晋)已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自此便归于唐叔虞这一脉。因而,周成王将唐(晋)封给弟弟叔虞,从根本上来看,就相当于周成王与弟弟叔虞分了一次家产。由于周王室世世都要分封,当然就使得周王室的直属疆域就越来越小,周王室的实力也自然就越来越弱。对于诸侯国也是一样,诸侯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之位。而其他公子为卿大夫,则需被赐予某块领地以作为食邑,而这也同样是兄弟析产制。而周王朝时期的贵族就分为四个层级,依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天子、诸侯、卿大夫都有自己的领地,是依靠领地的贡赋而生。诸侯的封地称“国”,卿大夫的封邑称“家”,这便是“国家”一词的词义来源。而“士”是没有领地,需要靠出仕换取俸禄而生,也就是说卿大夫是不需要分家产的。除此之外,由于世卿家族长期分掌国政,而随着其“功绩”的累积,其家族领地也会越来越大。久之,就形成了“卿”大於“君”的局面,国君就渐渐成为了傀儡。

战国时期,却正相反。各诸侯国为加强君权,纷纷实行了变革,魏有李悝,齐有邹忌,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赵有肥义,燕有乐毅。虽变革的措施不尽相同,但其变革的核心只有两个字:集权。其手段就是通过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权力(废除“世卿世禄”制),以实现加强君权的目的。最为通行的方式,就是用外来的“客卿”来打压本国的“世卿”。

在战国时期,虽也还有分封采邑制度,但却不占据主流。在国家的大范围内都实行郡制、县制(县制始於楚,郡制在秦盛行),即由王室直接管理地方。如此,王室直接管理的疆域越来越大,王室的臂膀也就越来越强壮有力,“礼乐征伐”之权也就再度回到君王之身。

都别抢,我来答。春秋以前打仗和战国时代是不一样的,其差异之处表现为春秋之前分为“礼战”,到了春秋中后期逐渐向“利战”转变,其核心差异在于“战场礼仪”的崩溃。《孟子·尽心》中就提出了“春秋无义战”的说法: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 不相征也。

这里的“义”就是指春秋时代发生的战争都不是出于正义、公义的目的,它不是正当的,合法的。说到这里你可能还不懂,举一个春秋时期发生的战争为例子,你就会明白春秋时期的战争和战国时代的战争有和不同了。不鼓不成列的规则泓水之战是宋国和楚国为了政权霸主地位发生的一场战争,当这场本身就是孟子所说的“无义战”,因为它不是由周天子发起的,而是诸侯们自己的决定。但毕竟讽刺的是,尽管宋襄公违背礼制擅自发动战争,但是他在战争中又遵守那些古老的规则。当时楚国的军队渡过泓水时,宋襄公拒绝下属建议的趁机攻打,而是坚持等到楚国军队排列好队伍以后才出兵攻打对方。古代敲鼓象征进攻的信号,所以宋襄公坚持认为要等到楚国军队排列好队伍以后才进攻。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子鱼论战》左丘明

关于春秋时代的一些战场礼仪譬如还有这种记载说: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论战》所谓的“君子不重伤”是指:君子不再第二次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所谓的“不禽二毛”是指: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所谓的“不以阻隘也”是指: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凡此种种都是春秋时代的一些战场礼仪,想必大家也看到,那时候的战争更像是一种“体育竞技”,颇有一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感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是因为自周朝以来整个社会受到“礼乐制度”影响的原因。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名”,所谓“师与有无名乎”,任何事情也要符合“礼”,这里的“礼”很复杂,它是一整套自上而下的规则。

譬如上面孟子说“春秋无义战”,所谓“无义战”就是因为违背了“礼”,按照“礼”的规定,只有天子才可以发动战争:天子赐诸侯乐,则以柷将之,赐伯、子、男乐,则以鼗将之。诸侯,赐弓矢然后征,赐鈇钺然后杀,赐圭瓒然后为鬯。未赐圭瓒,则资鬯于天子——《礼记·王制》宋襄公没有得到周天子的允许,擅自发动战争,已经是违背礼制。但在战争中又坚持遵守古代的礼制,可见他既有激进的一面,也有保守的一面。宋襄公所处的时代,“礼战”已经进入式微,不再为人们接受。当时宋襄公的举动就被臣子们批评说: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子鱼论战》

意思就是知道耻辱而去打仗,就是为了杀敌,即使敌人受了伤,也应该杀了他们。总之基本上是站在反对宋襄公的立场上发表的言论。因此春秋和战国时代的战争差异其实就是“礼战”向“利战”的转变。所谓的礼战自然是指存在于战场上的一些规则;而利战则更加注重利益和胜利。其实这种转变是伴随着整个“礼乐制度”的崩溃而出现的,有一个例子比较能够说明春秋时代古人在思维上的转变,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这个事件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标志着“礼乐制度”崩溃的例子,三家卿大夫击杀国君瓜分了土地,周天子迫于压力还不得不把他们封侯。所以当时司马光对此事件评论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呜呼!幽、厉失德,周道日衰,纲纪散坏,下陵上替,诸侯专征,大夫擅政……呜呼!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害糜灭几尽,岂不哀哉!

司马光的这个评论是非常准确的,基本上就是当时春秋至战国以来整个社会出现的变化,而战争的具体差异也正如司马光说的“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作为约束的礼制崩溃了,各种阴谋手段层出不穷,如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最终,决定胜利的不是各自的真正实力,往往是计谋手段,如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用欺骗和反间计的手段为自己博得先机,而这种情景在战国时代可以说层出不穷。

东周多被人称为春秋和战国,最主要的原因是两者战争的性质不同。春秋表现为“争霸”,本质是对分封制的一种认同,即在王权有名无实的情况下,霸主们用实力去充当王权的代理人,行使“伯”的权利。而战国则表现为“兼并”,它是对旧有的制度的颠覆,具有资源重组,废旧立新的特征。这其实也是两者的目的所在。由征兵制的不同和资源的变化导致战争的规模如参战人数、斩杀人数、兵器使用、持续时间、奖惩制度的不同。春秋时期,兵源主要是“士”阶级,是贵族的最底层阶级。战国时期的兵源也来源更广,郡县征兵制的建立和推广,使广大普通百姓也可以当兵。

战国时期的兵源远远多于春秋时期,战争的规模自然就会更大,春秋时期,几万的参战人数已经很多,比如晋齐的鞌之战,晋国调动的兵力不过八百乘,参战人数也就是四万左右。战国时期,动辄数十万人参战。长平之战,秦赵两方参战总人数竟达百万。秦灭楚之战,王翦更是率领六十万大军,历时三年才回。参战人数的增加导致战争更加惨烈,死伤的人数自然大大增加,这个看看白起领导的几次大规模战争也就明白了。春秋时期,战争持续的时间一般比较少。如晋楚城濮之战前后也就一天的时间,吴攻入楚都之战,前后也不过十天左右。战国则不同,数月甚至数年的战争屡见不鲜。《史记·赵世家》:“(赵武灵王)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最为人耳熟能详的秦赵的长平之战,前后持续了近三年的时间。

《战国策·赵策二》赵奢:“战国时代七国“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春秋战国的兵器都是以青铜为主,但是战国时期的兵器质量、数量都更多。春秋主要进攻武器有戈、矛、戟、剑、弓矢等,在战国时期都做了改良,战国时期发明的“弩”的战力则大大增强。《墨子》:“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这里的云梯就墨家新发明的一种攻城器械。防御方面的铠甲做工和材质都有跟大的发展。春秋时期战争是贵族战争,并没有完善的军功制度。战国时期的战争来源于广大人民,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于是许多诸如军功授爵制便被实施和利用。秦国在战国时期实行的二十军功受爵的制度,依据的就是斩杀的头颅数量。白起就是通过这种制度由普通士兵升到大良造,甚至拜为武安君的。

日趋激烈的战争导致兵种和战争规则变化,即作战方式发生变化。春秋时期,战车是最主要的工具,车兵是最主要的兵种,一台马车上,驭着位于中央,车左持弓,车右持矛,其他步卒围绕战车组成方阵。两军对垒之前,先下战书,约定好时间、地点,开战前,将军有足够的时间排兵布阵,完成之后,双方鸣鼓开战。泓水之战宋襄公就是等待楚成王渡过水,排兵布阵完毕以后才开始战斗的。战争中,不能使用阴谋,只能凭实力战斗,不能重复击伤一个士兵两次。战争结束后,有序退出战争,不得再次追击。就像现在的竞技体育一样。

战国时期,战争向骑兵野战方向发展,战车基本废弃。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魏武卒、秦国锐士、赵武灵王的骑兵,战斗力都非常强,《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这就是魏武卒的选拔标准。这个时期没有战争规则可言,一切为了胜利,可以伏击,可以闪电攻击,可以不宣而战,也可以宣而不战,比如赵奢封君之战-阏与之战,先是佯装安营扎寨,后是千里奔袭,占据险要,杀得秦军措手不及。经过春秋战国数百年的战争,秦国最终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这也是战争的终极意义所在:止戈为武!

这个问题问得好,虽说春秋无义战,但总体而言还是与战国有区别,特别是春秋初首先看如何区分春秋时代西周经过“烽火戏诸侯”,犬戎入侵,周幽王被杀死,周平王即位,秦人救驾赶走犬戎,只不过,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当时的整个关中地带,仍然盘踞着已经战败逃散的犬戎残部,也盘踞着后续进入的许多犬戎族群。周王室的中央政权,已经无法在自己的根基之地立足了。史书上一句“周辟犬戎难”,将周室东迁的原因,归结为躲避犬戎灾难,足见当时犬戎势力的为害之烈。从此以后,周王室“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还是在秦襄公护送下,周平王才得以东迁到洛阳王城,为了回报秦人护驾之功,周平王正式册封秦人为诸侯国,封地就是整个关中之地。反正自己守不住,做了个顺水人情封给秦了。这也就意味着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历史上也把这个时代称为“春秋”的开始。为什么叫春秋?不叫“冬夏”?恰了鲁国史官把当时各诸侯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要概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大事。恰好,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在秦的护送下,东迁致洛阳。由于《春秋》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东周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春秋之初的战争意义这还得从春秋之初,东周时代所谓的“礼乐崩坏”说起。因为在周王朝之初,建立了一系列的礼仪,称之为《周礼》,礼仪当时是一种有序的社会等级制,一方面维护了王权制的稳定,一方面也使社会变得僵化窒息。希望诸侯各国根据等级行自己权力范围的事,表面上是因为各诸侯都服从西周王室的礼制。其实,要是西周王室没有绝对的实力的话,是不可能以礼制国的。如果有哪个诸侯敢破坏礼治,其实就是不服从周王室的管制,一个字“打”《诗经·豳风》就有记载:“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后来随着各诸侯国力量日益强大,周王室实力的逐渐衰退,此消彼长,特别是经过周幽王晚期,“烽火戏诸”侯后引起的镐京之乱突发,王室仅存的一点兵力,也在护卫周幽王的出逃之战中被全部消灭。于是,名义上拥有最雄厚兵力的周王室,几乎完全没有了自救的力量,一旦有战争,只有求救于诸侯国,与当时还不是诸侯的秦人武装。及至周平王东迁初期,与齐、鲁、晋、楚、秦、郑、宋、卫几个大诸侯国相比,周王室几乎沦落为财力最薄、军力最弱的权力单元了。除了天子的名义权力,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没有了对天下“赏功罚过”的起码实力了,就出现了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苗头。春秋五霸时代既然周王室没有能力维护秩序,总得有打抱不平的诸侯站出来。代周天子维持秩序了。这就是春秋初期的战争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秩序。所以当时出现了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与当今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还不同,分别在不同的时期,谁的的拳头硬谁说了算。只是霸主再牛,也得尊重周天子,周天子才是“天下共主”。所以,在春秋的时候,一个诸侯要去进攻另一个诸侯,从理论上讲,必须得到周天子的授权。他也不能说我要称霸,要当超级大国,还得说我是为了维护周天子,是周天子派出来的“维和部队”,要有充分的理由才行。那时候军队都是贵族子弟,还不是平民百姓因为战争的目的是维护国际秩序,所以当时的战争不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就点像现在体育比赛,把讨伐的诸侯国打服就行。所以当时的官兵是由贵族子弟组成。平民百姓和奴隶,连当兵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干一些运拉粮行食、行李、武器、赶车、喂马这些的事情。贵族要做的事情,是体面地去战斗。战争既然是体面的事,那就要有贵族气派、君子风度;就必须彬彬有礼,恪守游戏规则,讲究体育精神,显得非常有教养。这是春秋时期的战争。根据《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可以了解:原文: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徵 通 征)师进,次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翻译在白话: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楚成王派使节到诸侯之师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住在南方,双方相距遥远,即使是马牛牝牡相诱也不相及。没想到您进入了我们的国土这是什么缘故?”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姜太公说:‘五等诸侯和九州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他们,从而共同辅佐周王室。’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不上,没有用来渗滤酒渣的东西,我特来征收贡物; 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特来查问这件事。”楚国使臣回答说: “贡品没有交纳,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怎么敢不供给呢?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还是请您到水边去问一问吧!”于是齐军继续前进,临时驻扎在陉。这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齐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诸侯们难道是为我而来吗?他们不过是为了继承我们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你们也同我们建立友好关系,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 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战争就这么结束了春秋时期的战争特别讲究战争规则。这些规则,现在看来,也很有意思。第一是时间。春秋时期的战争,原则上只有一天,最短的只有一个早上。就是太阳出来了以后,集合,打仗,早饭先不吃了,打完了再吃,叫“灭此而朝食”(《左传·成公二年》)楚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 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 克,郑丘缓为右。 侯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意思是:六月十七日,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鞌摆开了阵势。邴夏为 顷公驾车,逢丑父担任车右。晋国解张为卻克驾车,郑丘缓担任车右。顷公说:“我暂且先消灭了这些敌人再吃早饭。”第二是地点。春秋时期的战争,在哪里打?一般在国境线上。国境线是有标志的。具体做法,是犁沟,灌水,把挖沟的土堆在两边,再种上树。这个动作,就叫做“封”,也叫“封疆”。封疆的地方,在边境,所以叫“边疆”。如果两国交兵,就要把军队开到这里来打,叫“疆场”。这是春秋时期最常规的做法。还有的规则就是1、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大家都明白。2、不鼓不成列。就是对方阵势没有摆好,不能击鼓进军。3、不重(chong)伤。就是格斗的时候,不能让同一个人重复受伤。如果对方已经受伤了,不管伤在哪里,都不能再打第二下。4、就是花白头发的人不能俘虏,只能抓黑头发的。5、不逐北。就是敌人打败了,逃跑了,不能追。追也可以,五十步为限。跑到第五十一步,就不能抓他。所以,五十步是可以笑一百步的。跑五十步就不会做俘虏,你跑一百步干什么?最不可思议的,是有时胜利的一方还要帮助失败的逃跑。《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王见右广,将从之乘。屈荡尸之,曰:「君以此始,亦必以终。」自是楚之乘广先左。晋人或以广队不能进,楚人惎之脱扃,少进,马还,又惎之拔旆投衡,乃出。顾曰:「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意思是: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国战于邲。晋国的军队战败逃跑时,有一辆战车陷在坑里跑不动。楚国的军队追过来,就教他们怎么办。教了两次,终于让晋军跑掉。更不可思议的是,关键晋国的逃兵还一边跑,一边掉过头来讽刺楚军:到底是大国的军队啊,逃跑的事挺内行的嘛!什么人啊。到了后期,战争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不再讲什么规则,目的也是要对方割城求和。所说的春秋无义战,指的是春秋后期的战争。战国时代从什么时候开始春秋时代起于公元前770年,终结于公元前476年。春秋起年,以周平王东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开端。春秋终年,以齐国田氏封地超过姜氏齐平公国土的重大历史事变为结束;也就是说,以田氏新政权在齐国的实际确立为标志,宣告春秋时代大体结束。再历经73年过渡期,以魏赵韩三家成为正式诸侯国为标志,天下进入战国时代。铁器的出现,使其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兵器也得到发展,杀伤力更大了。战国时期的战争规则三家分晋后,首先是秦国老想出函谷关与众诸侯平起平坐。但是魏国卡着不让秦出函谷。双方就开始打仗,打得你死我和的。随着诸子百家的兴起,战争不再讲究什么规则,而是:兵者,诡道也。如兵家、纵横家、法家纷纷在各诸侯国大显身手。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名家辈出,是中国古文化鼎盛时期。要么是变革发展经济,要么就建立一支牛逼的军队。如魏国的魏武卒、赵国骑兵、秦国的铁骑。打打仗的目的就开始变成占领城池,吞并对方。前期的一些小国,如:宋、陈、中山国之类的诸侯逐渐被吞并,最后形成了战国七雄。其中以秦为核心点,几乎与所有的国家都打过仗。秦经过商鞅变革,实力大增,成为其他六国的头号敌人。经过一代又一代秦王的努力,和一位又一位国之谋士的策划。张仪连横、范雎的远交近攻等。最后由秦始皇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虽然说是春秋无义战,可真正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对于周礼所规定的战争形式,依旧是有遵守的程度的,大概就是双方约定好一个时间一个地点,然后带来自己的兵马,进行一场西方决斗式的战争。这种战争的规模和惨烈程度当然是十分小的,相比于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之间的频繁征伐,春秋时期无疑更加文明,像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一举坑杀赵国40万士兵, 不仅在今天难以想象,在春秋时期也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的。而且到战国时期因诸国频繁的战争,战争形式和兵法也有了大幅度的飞跃,在后期的战役中,各种精彩的战略战术都得到了极其巨大的应用,像战国四大名将,每个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作战风格,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军事策略便是在战国时期真正开始成熟起来的。而且在春秋时期,那诸侯国之间主要是为了称霸,可到战国时期,秦国可是为了一统天下,灭掉诸国,这从性质上就不一样,原来是你不服我就打你,可现在是管你不服不服,反正我就要灭了你,到了这种程度上,处于绝境中的国家和人也会被逼出自己的潜力,各种战争策略也就轮番上演了。最后简单的总结一下,春秋和战国之间的差距,就是幼儿园和大学的表现,春秋时期未免有些过家家的意思,可到战国时期残酷激烈的战争已经是习以为常,最后连东周天子都难逃被灭的下场,春秋时期是战争程度的预备和潜伏期,到战国时期就已然成熟,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十分巨大的。

标签:战国时期,春秋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da.com/article/242461.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