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答>百科知识>墙倒众人推,这种从众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墙倒众人推,这种从众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2023-07-31 16:12:44 编辑:join 浏览量:591

墙倒众人推,这种从众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

某位世界知名人士,在出事之前那可是无限的风光,在任何地方一站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即便相貌长得非常奇特,大家依然觉得他很帅,在成功的光环加持下,这个人的一切都是好的,他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他说的一切对的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因为成王败寇,一个人相信了,就会有两个人相信,有两个人相信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相信,于是质疑的声音总是被湮没于大家的称赞声中。

一旦这个知名人士不小心捅了娄子,受到主流的质疑和炮轰,那好吧,这位人士的人设就开始崩塌了,以前没人敢骂他丑,可是在他人设崩塌以后,你可以随便形容他的丑陋,因为你在以前嘲笑他长得奇怪,就会被人怼死,你一个穷光蛋,有啥资本去笑话人家一个亿万富豪,因此即便有些人想说一些客观中立的话可是不被允许,在大众的目光中他是那么的完美,是那么的有魅力。

然而墙倒众人推,当他犯事以后,再看看大家如何评论,大家都认为他真的是一位祸国殃民的资本家,他不仅外表丑陋,而且心灵丑陋,丑恶的嘴脸让人人都得以唾骂,然后就会有人有板有眼来揭露他的罪恶,从开始发家一直讲到他下台,每一个细节都秒回得那么清楚,好像描述者当时参加了这些事件一样,于是大家也都跟着去揭发、去检举、去批判,其实对于大众来说,很多时候都是一种盲目的跟风,这种盲目的跟风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对于这种从众心理,对于这个社会行为,既然时刻都在发生着,那就有他的心理因素,而我们要解释和总结出这种行为过程,就要以从众心理去解释,而从众心理的基本动机是什么?我们可以按照传播学的一个理论去解释。

德国女新闻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经过长时间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以及她多年民意调查研究的总结,她总结出了人类心理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沉默的螺旋”理论,而这个理论只是为了解释大众传播学理论而创立的,当然这个理论刚好用来解释墙倒众人推的这个现象。

沉默的螺旋概念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 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当我们最开头说的那位世界著名人士风光的时候,大家都是在赞美,而那些客观批评的人发现自己的批评只是少数的观点,于是就会保持沉默,以至于听不到任何批评的声音,并不是没有批评,而是批评的声音被淹没于赞扬声中。

然而一旦这位著名人士人设崩塌以后,其实他在很多方面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可是依然被洪流淹没,于是大家都纷纷效仿,去检举、去揭露、去批判,而这时候你就又会发现,你想要赞美他几句,你的声音也会被淹没,当然在这样的状况下你就会保持一种沉默。

当然从众心理就是看着别人干什么就相信什么,总之认为大众所引领的就是对的,从而在信息上选择相信大众的一方,这就是人类或者说群居动物们都具有的一种潜质,我们总是会相信大家说的,盲目地跟随大家的做法,一个人去抢购食盐,大家都跟着去抢,尤其是路边摊,如果有好几个人围着买,大家都会一拥而上。

记得在六鳌去旅游,看到本地一位大爷在卖本地的红薯,旅游的人很多,可是问的人很少,于是我就突发奇想,让同伴和自己假装要买大爷的红薯,结果过来一个旅游车,车上的人下来以后看到我们围着大爷,于是大家都凑过来看,这时候我便说,六鳌的地瓜非常出名的,糖分很高很甜,特别好吃,于是十几袋红薯被车上下来的人一抢而空,后面下车的人没反应过来,急忙地问老大爷,还有没有,也想买一袋回家吃。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抢购行为。

当然墙倒众人推,就是大家看到墙快倒了,于是上去推一把,如果说墙没有要倒的趋势,你去推,别人就会说你是个疯子,这就是为什么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可是当某个事件发生,我们对他的态度会随着主流媒体的态度发生一种极大的转变。

标签:墙倒众人推,从众,心理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da.com/article/191905.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