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答>百科问答>《道德经》中的“士”究竟是指什么样的人?

《道德经》中的“士”究竟是指什么样的人?

2023-07-25 16:58:42 编辑:join 浏览量:580

《道德经》中的“士”究竟是指什么样的人?

“士”在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背景下,所指的人群不同。从该字的甲骨文字形看,“士”的本义应该是指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为古代学在官府,尤其是在春秋之前,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揽”士”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当司仪,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当将某“士”称为士大夫时,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

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汉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或浮华交游,广结朋党,相互吹嘘,以沽名钓誉。东汉后期,在士人中间清议品题人物之风极盛,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范围。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凡由中正品评者,皆据其德行才能、家族阀阅而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予各种官职。未经中正品评者,不得仕为品官。于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种特定阶层的含义,士庶对立,渐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否则为庶。士人中,又出现凭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显并累世居官的家族,是为士族。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宋以后,“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

《道德经》中的“士”字最先出现在《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必微弱、玄达,深不可志”这句话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古时候善于做能士的人,肯定是比较柔弱而又极其通达事理的,高深到不可以用文字记录的程度。在这句话中,“士”所指的应该是上文所说的“士人”,即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见“孔子曰:‘推十合一爲士。’”——《说文解字注》。对孔子这句话,清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有进一步的申说:“学者由博返约,故云推十合一。”所以,我们可以断言,“士”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有由博返约的思维能力。换言之,士必须能对客观世界进行抽象概括,进而探讨其内在规律的能力。其次,孔子还说过“士志于道”,其意是讲作为“士”,他的最高追求应该是道,这道既是客观真理,又是主观道德。所以,“士”的双重规定就是:既探求客观真理,又追求道德完善。

标签:道德经,究竟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da.com/answer/17938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