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斑鳖的详细资料
百度百科里面的的就不说了,前面2位有。
这篇论文介绍了斑鳖的很多特征和鉴定方法,很实用。
斑鳖,Rafetus swinhoei,或者称作斯氏鳖、癞头鼋,是John Gray根据驻上海的一个英国领事Robert Swinhoe 所获得一个标本,于1873年首先进行了描述。此后的一百多年来,即使在这期间中国和越南的一些博物馆也获得了该物种的标本,但这种龟最早的描述却被淡忘或忽视了。差不多所有的情况下,该物种被误认为是属于鳖类的另一个属Pelochelys(鼋属)。现在斑鳖已经被证明是明确的有效种,但是却处于灭绝的边缘。目前已知的这种龟的存活个体仅有5个,都是又老又大的个体,分别被人工饲养在上海和苏州,另有一个生活在越南河内的还剑湖(Hoan Kiem Lake)中。
苏州动物园在饲养和繁殖斑鳖方面有着很长的历史,但也曾出现诸如洪水时的逃逸、疾病等一些问题;另外尽管邻近的西园寺中还有2只个体,但现在动物园中仅余1只年老的个体。在19世纪的七、八十年代,法国传教士Pierre-Marie Heude神父对太湖地区的斑鳖的生活史和当地渔民对其的捕捞情况作了细致广泛的记录,但是这个湖现在受到工业化的严重影响,而且最近也没有关于斑鳖的报告。在越南,还剑湖(河内市区)中的斑鳖很早就为人所知,以其为主题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据认为现在只有这一只生存。幸运的是,过去几十年间这个湖中死亡的鳖都被保存在博物馆里。当地把湖里的斑鳖叫做Rúa(越南北部的发音是“Zúa”)而不是BaBa,但在其他地方Rúa是指硬壳龟类,而BaBa却是鳖的通用越南名称。越南野外关于这种龟最近的报告(头骨或壳的记录)是来自于安沛、清化和和平(Yen Bai, Thanh Hoa,和Hoa Binh)省。
如何鉴别斑鳖
鳖类(Yuen,或者BaBa)十分与众不同。体形扁平,覆盖着革质皮肤而不是坚硬的角质盾片,壳的外缘很柔韧。高度适应水生生活,游泳的速度很快,当被抓在手上的时候很具有攻击性。吻部的形状象猪一样前突,其长度和厚度根据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四肢的脚爪常有蹼,适合游泳。不同于其他龟鳖目动物,每一肢末端仅有3个爪。
在中国东部和越南北部有几种鳖的种类。斑鳖是其中最大的,有时候其革质背甲或背盘的长度可以超过1米,体重可以达到100公斤或以上。据目前知道的情况,只有在中国云南和越南北部(包括和平省)的红河水系,清化省的马河(Song Ma)以及靠近中国上海的太湖有或者曾经有该物种生存。
鼋Pelochelys cantori(越南称作Giai)在中国和越南的沿海地区也有分布,其分布呈不连续的岛屿状,数量很稀少。体型也较大(背盘可达大约80厘米),但可以和斑鳖Rafetus明显区分出来,区分特征描述如下:
斑鳖
鼋
背盘长度可达110厘米
背盘长度低于80厘米
侧面观察头部较深
头部非常扁平
眼睛大,位于头部顶端
眼睛很小,位于头部两侧
体型为椭圆型,长度远较宽度长
体型圆形
颈部和背盘分离明显
颈基部很肥厚,和背盘前缘分离不明显
吻部短而厚,类似猪鼻
吻突极短而细
年个体身体上斑点明显,成体较轻微
很少或者没有斑点
1
2
此外,还有些骨骼上的差异。斑鳖的头骨在上颚骨的前端有一个圆形而宽阔的开口,而鼋的开口很小。
斑鳖的活体可以通过皮肤看到背甲的骨骼,背甲的最后端(也就是第八对肋板处)的这对骨骼非常小。其它的亚洲鳖类(包括鼋)的这对骨骼要宽的多。
斑鳖的活体和博物馆标本的腹甲的骨骼都很容易看到。仅有2处比较粗糙的表面或胼胝体,分别在2处大的腹甲的中央(从学术上来说,每一个就是舌腹板与下腹板的联体)。每个这种联体骨骼都有一个长的针状物伸向腹甲的中部。它们在中央围成一个大的囟门。腹甲两侧的甲桥非常窄。尾端的那对腹甲骨(剑腹板)又小又窄,在其中部附近有突出物向内伸出。
对比起来,鼋的腹甲有4处胼胝体,腹甲中央的囟门要比斑鳖小很多,而且在胼胝体处(舌腹板-下腹板的联体)也看不到长的针状物,但是有可能它们是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连接背甲和腹甲的甲桥很宽,尾端的腹甲骨(剑腹板)非常大,形状就像四分之一个圆,表面坚硬有刻纹,并且有一条延伸的中部连线。
东南亚还有其它种类的大型鳖类。例如小头鳖Chitra,分布在印度、孟加拉国、缅甸、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爪哇和苏门答腊岛),是一种头部狭窄的鳖类;还有亚洲鳖(中南半岛大鳖)Amyda cartilaginea,广泛分布在包括越南南部(湄公河,在那里被称作Ba Ba Nam Bo)在内的热带地区。
小头鳖体型很大,背盘可以达到122厘米长,但其头部又小又窄,眼睛非常小,在头部的非常前端。背盘上通常有装饰性的花纹,其前端和鼋一样,比较模糊。其腹甲和胼胝体处类似于鼋。
亚洲鳖Amyda体长一般在35~50厘米,但有时候个别个体可以达到1米长。其头部比斑鳖还要窄,口鼻部要长一些,腹甲包括了剑腹板处的以及舌腹板-下腹板联体、有时还有内腹板处的胼胝体。背盘后部的骨骼(第八对肋板)要比斑鳖宽很多。有可能在中国和越南北部的餐饮市场上发现该物种在出售。
除了大英博物馆内的模式标本外,事实上目前对斑鳖幼体的情况还知之甚少。看起来它们身上有很显眼的白色或稍淡的点状花纹,一直到年轻成体身上这些点状花纹还在,但随着年龄增长最终消失。但是有2种近亲的小型鳖类容易和幼年的斑鳖混淆: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和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前者有20~25厘米长,在中国和越南被广泛人工繁殖作为食物。这两种动物的剑腹板都形成大的胼胝体,形如四分之一的圆,吻部都长而细小。中华鳖幼体的腹甲呈血红色,并带有显著的黑色斑点。山瑞鳖要大一些(成体30~40厘米长),和中华鳖有类似的骨骼结构,但是成体在颈基部遍布疣粒或疣突。虽然该物种的数量要比中华鳖稀少很多,但被用作食物的情况也很严重,在其自然分布区内外的市场上都可以发现这种动物被出售。而这两种物种的第八肋板处的骨骼都没有出现萎缩的情况。
图片比较少了,百度下吧! 我提供一张,想要其他的可以问我哈!
标签: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