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答>百科知识>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2023-05-30 16:19:29 编辑:join 浏览量:540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本文关键词:解说词,菩提,千年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本文简介:《千年菩提路》第1集—白马驮经·新的千年已经来临,当时间带着战争的硝烟,以及无数帝王将相、名流高士渐渐远去以后,在中国洛阳,在古老的邙山脚下,一个来自朝圣者的顽强足音,却已在洛河北岸绵延流淌了近2000年—白马寺。

是谁,延续了这里千年不灭的香火?是谁,成就了这中国佛教释源祖庭的伟大伟奇?·辰子备,请

千年菩提路解说词 本文内容:

《千年菩提路》

第1集—白马驮经

·新的千年已经来临,当时间带着战争的硝烟,以及无数帝王将相、名流高士渐渐远去以后,在中国洛阳,在古老的邙山脚下,一个来自朝圣者的顽强足音,却已在洛河北岸绵延流淌了近2000年

—白马寺。是谁,延续了这里千年不灭的香火?是谁,成就了这中国佛教释源祖庭的伟大伟奇?

·辰子备,请逐疫。

公元63年,东汉永平六年腊月初七,这一天,一场大傩正在东汉王朝第二代皇帝刘庄的南宫中进行,驱除疫鬼,消灾祈福,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仪式,此时已经成为这个刚刚从十多年战乱中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

然而大傩结束后的南宫,依然灯火通明,洛河的流水虽然再一次带走了象征疫鬼的火把,却带不走汉明帝刘庄心中的那份长久以来的不安。

据记载,以第四子而登上皇位刘庄,自当上太子那一天起,就一直背负着子以母贵的名声。

大傩结束后不久,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震憾了东汉朝廷。永平七年正月初四,这一天紧靠着织女星窜出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了洛阳天际。

16天以后,刘庄最亲近的一个人皇太后阴丽华驾崩了。这个打击令刘庄对上天充满了深深的恐惧。

事实上,在这个战乱频仍的时代,生命的脆弱及世事的无常同样困惑着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国本土固有的人文传统,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生命本身终极意义的探讨了。而就在此时,远在万里以外的西方,一种更加开放的智慧学说正在悄悄地东传而来。

·公元

2005年11月1日,大和尚印乐法师的升座仪式在洛阳白马寺举行。

来自中国各省、港澳台及欧美、东亚等地的佛教界和信众一万多人见证了中国佛教祖庭新一任方丈的诞生。

今天,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白马寺究竟传承了多少代,尽管由于历史的变迁,白马寺最初的模样也早已踪迹难寻了,但是站在这被屡次毁坏却又被重建起来的中华第一古刹,人们不能不心生感慨,在那个以儒学立国的时代,白马寺却奇迹般地在这古老国度的王城为西传而来的佛教赢得了一席之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因缘呢?

·公元65年早春,汉明帝刘庄夜寐南宫,愰惚之中,他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从西方飘然而至,见他并不说话,只是在殿庭里飞绕着,刘庄看得入了神,正待开口,却一下子醒了,梦中的情景如此地神奇,它萦绕在刘庄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个梦成了第二天刘庄和几个近臣之间的核心话题,有个大臣对刘庄说:“据臣所知,西方世界有位大神,名叫佛陀,形象与陛下梦中所见到的高大金人一模一样。”

接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关于佛陀的故事。刘庄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很快,刘庄就派出使者,这一年是永平8年。

·公元65年当汉使西出玉门关,小心翼翼地躲开匈奴骑兵,踏上茫茫取经求法之路的时候,在遥远的印度,佛陀圆寂已经500多年。此时随着阿育王孔雀王朝的复灭,整个印度半岛正在分裂战争和外族入侵中,度过了两个多世纪。

在复兴的婆罗门教的挤压下,大量佛教僧侣被迫离开故土,把佛法带到印度南边的海岛以及印度北边的大月支,龟兹、于阗等国。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同样怀着前途未卜心境的队伍在今天阿富汗一带的大月支不期而遇了,一边是逶迤西行风尘仆仆的求法使者,一边是一路北上游化宣教的高僧,这似乎不经意间的相逢竟促成了世界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一次直接对话。

有关这一次历史相逢,正史没有详细的记载,也许正因为如此,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这件收藏在洛阳市博物馆的文物叫石壁邪,最初被安放在汉光武帝刘秀的陵园里镇墓。

从它威猛而灵动姿态里,我们能清晰地感觉到一种古朴昂扬的气势,那是一种与秦皇汉武一脉相承的充满激情的斗智的气质。

洛阳,这一座九朝古都,自东周时期就被称为天下之中,今天洛阳市东北距离市区20公里的地方,陇海铁路从东汉洛阳古城的遗迹上横穿而过。

在今天看来,这堵堵已经历经1000多年雨雪风霜的夯土城墙显得荒草萋萋,但是历史学家告诉我们,作为东汉都城的洛阳,其规模其繁华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的城市。

“增周旧,修洛邑。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这是《汉书》作者班固在永平初年用极尽铺陈的汉赋对洛阳城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公元67年,西行求法的汉使回到洛阳,他们不仅带回来《佛经》和佛陀的画像,随同到来的还有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

“这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奇的东方国度震旦吗?这就是佛陀在世时曾经提到过的那个礼仪之帮吗?”

或许从走近洛阳城门那一刻起,两位高僧就打消了心中仅存的一丝顾虑,认定这里就是他们漂泊半生的归宿之地。

根据有关资料的记载,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得到了汉明帝极高的礼迂,被安排在负责招待国宾的鸿胪寺居住。

·又是一个春花烂漫的时节,公元68年一天清晨,洛阳的人们发现,西雍门外三里处正在大兴土木,好不热闹。

原来当刘庄得知两位高僧并不只是想在中土作短暂停留而是要长住洛阳传教弘法时,他决定在洛阳城西为两位高僧修建一处清修之所。

从此在中土大地,洛河之滨、邙山脚下,便回响起佛陀智慧的声音,绵延传续诵唱不绝。从此,在中华文化古老的殿堂里,又增加了一个全新的重要符号僧人的清修之所——寺。

·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增。

当寒星还寥落地在天边闪亮时,僧人们的早课就如期开始了,日复一日,这些以原始梵语发音的密语,一如它们最初来到中土时那样,饱含佛陀从容的智慧。

而白马寺,却在中国佛教2000年的发展与变化中经历了太多人世的沧桑。

公元190年,内乱丛生的东汉王朝,到了它最后的关头。

这一年,独揽朝政的太尉董卓,在迁都长安时,下令把洛阳城周围200里以内的宫室、富室、房屋全部烧毁,在经月不息的大火中,白马寺连同这座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洛阳一起,不复存在。

冯汉治、左逵、王少,尹宜,没人知道这些工匠的后人,是否躲过了这场劫难,惟有他们的名字至今仍深深镌刻在白马寺山门的券石上,成为东汉白马寺仅存的物证。

·在这本《魏书》的《释老志》中,有这么一段话,可能是目前所知关于东汉洛阳白马寺最早的记载。

“自洛阳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以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袭,谓之浮图或云佛图。”

看来当年佛教初到中土时,白马寺驮来的不仅仅是佛经和佛陀的画像。印度原始佛教造塔供奉《佛经》,僧徒以塔为寺,绕塔修行的礼佛仪轨,也同时传到了少洛阳。

在董卓火烧洛阳的300余年中,白马寺曾两次被重建,尔后又三次随同洛阳城淹没在战火之中。

公元547年,一位名叫杨衒之的官员因公干来到城廓崩毁庙塔丘墟的洛阳城,在他的游记名篇《洛阳伽蓝记》中,这位北魏抚军府司马,这样描述当时的白马寺,“寺上经函至今犹在,常烧香供养之,经函是时放光明,耀于堂宇,是以道俗礼敬之,如养真容。”

隋唐两代,由于佛教大昌,传说白马寺一度也达到建寺以来最鼎盛的阶段,但终究又再毁于唐末战乱,从此元气大伤。

直到公元1555年,明朝太监黄锦主持重修白马寺,洛河北岸才又重现宝刹高标倚太清的庄严景象。

嘉靖34年至35年的这次重修,基本上奠定了白马寺今天的格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今天的白马寺都堪称唐宋以来中国佛教的一个典型的寺庙,然而极为特别的是,在白马寺山门东西两侧的院内有建于明代的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的坟茔,这种高僧葬于寺内的特例极为罕见,彰显着后人对这两位中国佛教祖师深深的怀念和景仰之情。

在这部《大藏经》中由梁代慧皎所著的《高僧传》的第一和第二条是这样记载的“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凤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竺法兰亦中天竺人,自语诵经论数万章,为天竺学者之师。”

今天我们已无法考证摄摩腾和竺法兰生卒的具体年代,他们到达洛阳后所译的《佛经》大多也失传了。

然而,这部由白马驮来的由42个短小段落所组成的《四十二章经》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在摄摩腾、竺法兰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来到洛阳释经,其中来自西域地区的安世文和支娄迦chen是最为著名也是最有成就的。

在公元68年以后的150多年的时间里,共有190部含395卷《佛经》在白马寺译出,这里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由官方设立的佛教译经道场。

公元250年,又有一位印度高僧来到白马寺,他的名字叫昙柯迦罗,此时,中国的国号已经由东汉改成魏,而佛教也从深宫走进了市井民间,在洛阳的街市上,昙柯迦罗亲眼目睹了中土人士对佛教的热诚。

但同时,他也发现百姓们竟用牺牲祭祀佛祖,全然不知礼佛应有的仪轨,精通戒律的昙柯迦罗被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此后,在白马寺昙柯迦罗译出了第一部汉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时期,西域僧人昙谛也在白马寺译出了规范僧团组织生活的《昙无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团组织章程都已齐备,一条中土有缘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铺就了。

·公元260年,一场特殊的宗教仪式在白马寺举行,这是一个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事件。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坛,长跪于佛祖面前。

这一天,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古老传统被打破。

这一天在,在白马寺诞生了中国汉地第一位正式受过比丘戒的出家人,朱士行这位少怀远悟气韵明烈的河南颖川人。

受戒前就已在洛阳讲授般若学,由于深感前人的译本义理不全,就在受戒这一年,他发愿远涉流沙,西行求法,22年后,直到公元282年,朱士行终于在于阗,求得梵文大本《般若》,由他的弟子带回中原,译成汉文《放光般若经》。

而朱士行自己则在82岁时圆寂他乡,终生末能重回洛阳。

达摩祖师来东土传法的时候,中国已分裂为南北两个王朝,虽然处于对峙状态,但对于佛教却同样虔诚,达摩率先见到了南朝的梁武帝,梁武帝问达摩大师:朕继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何功德?

达摩:并无功德。

梁武帝:何以无功德?

达摩: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如何是真功德?

达摩: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梁武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说:廓然无圣。

梁武帝最后问:对朕者谁?

达摩答:不识。

梁武帝无法领悟,达摩只好离去。

渡过长江的达摩最后在嵩山留了下来,那时跋陀开创的少林寺正云集天下高僧译经论道,然而,达摩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常住寺内,而是独自一人隐居在少林寺外的五乳峰上。

·打坐是佛教重要的修持手段,佛学将人的日常生活归为四种不同的姿态,行、住、坐、卧称为四威仪,所有的姿态都可以通向禅定。

但是在修行实践中,打坐是最为方便的法门,僧人们往往选择打坐来获得禅定的境界。

达摩当年离群索居,就是以这样的姿态一坐九年。

在达摩面壁九年之后,一位名叫神光的中国僧人便前来叩门拜师了,最初达摩并不理会。

农历十二月九日,北方最寒冷的冬天,在大雪中站了一夜的神光,为表明求法的决心,取来一柄快刀斩断左臂。

于是达摩收留神光并改名为慧可,他就是后来中国禅宗的二祖。

少林寺内有一座殿宇,名为立雪亭,就是源于这一段传说,据说就在这块觅心石上,慧可和达摩有这样一番对话,慧可表示长久以来自己的心始终不能安宁,请求达摩大师给他一个安心的法门。

慧可: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达摩说:将心来与汝安。

慧可怔住了,好久才说:觅心

了不可得。

达摩说:我为汝安心意。

达摩生前在嵩山坐禅传法,与少林僧众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所以少林寺早期的发展,受达摩的影响微乎其微。

少林寺的开创者跋陀有一个弟子慧光,在律学上造诣高深,被尊为中国律宗五祖。少林寺直到唐未,都是中国律宗的重地。直到宋朝,随着禅宗的日渐兴盛,少林寺最终成为禅寺。

元代禅宗重要支派曹洞宗领袖—福浴禅师主持少林寺的时候,少林寺作为禅寺,才达到辉煌的顶点。

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初祖,因为曾经在少林寺传法,后人便将少林寺称为禅宗祖庭。

而少林寺真正的开创者跋陀却常常被人忽略,其实他同样是深谙佛理的一代高僧。

关于达摩由于后人的宣染,被披上了太多神秘的色彩,那些故事经过学者考证,大多只能归为传说,然而在这些充满神迹般的故事里,达摩如影如幻的形迹背后,其实恰恰传达了中国禅宗最精妙最直接的智慧。

这种智慧穿越千年抚慰着我们的心灵。

·明末清初,民间突然出现了一本武学秘籍—

《易筋经》,书前有两篇序言,一篇署名为唐开国名将李靖,第二篇为南宋岳飞的部将牛皋,序言中说达摩圆寂后留下一个铁箱,弟子打开发现内有《洗筋经》《易筋经》各一部,《洗筋经》被慧可取走现已失传,《易筋经》则留在少林寺,至今少林僧众以角技擅名,是得此经之一般也,《易筋经》后来辗转传出少林,李靖、牛皋先后得到真传。

《易筋经》问世之时,天下功夫出少林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及至清代,以达摩正式命名的武术套路层出不穷。武林中人见面常常彼此招呼说,大家都是达摩老祖的人,那个孤独的传道者真的开创了名满天下的少林功夫吗?

·今天少林寺家喻户晓的知名,1981年公映的这部电影功不可没

每天拥入少林寺的游客很多是被少林功夫吸引来的,在少林寺山门外的广场上,每天都有为游客进行的免费功夫表演,这些表演的孩子并不是少林寺的武僧,而是附近武术学校的学员。

少林寺周围众多的武术学校,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孩子,这些以教授少林功夫为卖点的。

少林寺外少室山脉的一段山水间,在旅游旺季每天晚上演着少林禅宗音乐大典,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还是少林功夫展示。

事实上在少林寺功夫不仅仅是一些精妙的动作,或者一种象征符号,更是僧众修行的一种方式。

少林寺背依五乳峰,山顶就是传说中达摩坐禅面壁九年的达摩洞,少林寺的武僧们很喜欢在这里练功,那些刚刚入寺的小沙弥,也往往从这里开始功夫和佛法学习,难道少林寺继承的这两样遗产都来自达摩吗?

·关于少林功夫的始祖,除了达摩还有另一种说法,少林寺中供奉的这一座神像是中国其它寺庙里所没有的,这尊独一无二的神像对应的是独一无二的少林功夫。传说元朝至正年间,少林寺来了一位游方僧人,被安排在厨房劳作,十分勤劳,他每日少言寡语,闲暇则打坐,不与旁人交往,也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不久红巾军起义,其中一支杀到少林寺,大肆掠夺,这位烧火僧人,持棍而出,身影骤然间暴涨数10丈,吓退了抢劫者,这神秘的僧人随之也消失不见,这个故事在明朝正德年间被少林主持文载禅师刻碑记录。

碑文写到:“凡天下寺院皆有护法神守护之,乃曰护伽蓝神,且如少林寺者乃后魏所创,历隋至唐宋间未闻何神主伽蓝守护神也……”在讲述了元代末年这段神奇的故事后,他认定这个烧火的僧人永为少林寺护法,这尊护法神的名字是—那罗延执金刚。

那罗延执金刚信仰,其实早在唐代佛教界就已流行,他传统的武器是金刚杵。然而到了明代正德年间,少林寺僧人们为他立碑遗缘的时候,金刚杵被一根木棍代替了,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棍术为何成为少林寺功夫的象征,少林功夫的前提是佛教戒律,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主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妄语,所以少林功夫时时表现出节制、谦和、含蓄和讲究内劲,短少精悍,后发制人的风格。

棍作为一种以防御为主的武器是最能体现少林功夫的实际情况,而拗口的那罗延执金刚,最后变成紧那罗王,则很可能是后来的口误造成的。无论如何,独一无二的护法神紧那罗王在少林寺僧人心中就是少林功夫的神圣象征—达摩或是紧那罗王。

少林功夫的起源为什么总是与神话相连,难道仅仅是为了提高少林功夫的声望吗?是否少林寺的武僧们在功夫与佛教戒律之间也曾产生了无所适从的困惑呢?

将少林功夫笼罩在紧那罗王的光环之下还是否暗示着为了某种特殊的理由坚守不杀生戒律的僧人们也可以挺身一战?

·少林寺白衣殿的这幅壁画,讲述了一段传奇故事,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世民与王世充的争霸战中被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追杀,这段13棍僧救唐王的传说,经过香港电影人的演绎,成为80年代初许多国人的群体记忆。

那么,传统和电影背后真实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呢?

公元621年,为了争霸天下,李世民与王世充的军队在洛阳一带展开激战,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据守轩辕关,李世民的军队久攻不下,战争处于僵持阶段,佛门净地少林寺也被卷入了这场战争,少林寺自古就是名寺,积累了大量财产,龙其隋文帝扬坚,曾赐给少林寺100顷良田,就在轩辕关这一带,隋末战事一起,王仁则占领此地,之前,少林寺已经被洗劫过,失去土地,少林寺的处境更加艰难。

少林寺僧人们审时度势,决定支持李世民。

一天夜里,13个僧人说服了一个平日来往密切的守城将领,打开了城门,13个僧人潜入城中,擒拿了王则仁,城外的唐军顺利的占领了轩辕关。这一历史细节到了电影《少林寺》中被改编成一场生死决斗。

少林寺历代石碑中,这通碑被公认为第一,这是李世民为表彰少林僧人而派人送来的亲笔信,同时还赐给少林寺良田40顷,水碾一具。13个有战功的和尚里,功劳最大的昙宗被授于大将军衔。

虽然碑文并没有显示李世民曾被少林寺僧人解救过,同样也没有可信的资料显示此战中少林寺僧人施展了武术,但是策反敌军部下,活捉其首领,毕竟是一项重大的军功,这段历史于是被视为少林功夫相关最早记录。后来的少林武僧,往往将紧那罗王称为头辈爷,而把大将军僧云宗称二辈爷。

传自印度的原始佛教禁止僧侣劳作和拥有财产,只能依靠乞食和供养,但在中国这一状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名寺事实上都拥有庞大寺产,正是这些寺令寺庙在动荡年代往往成为洗劫的对象。

·少林功夫始于何时已经很难考证,但为了自卫而加强武备似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近年来,一些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的俗家弟子陆续被请回少林,帮助整理少林传统武术。

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体系正在被努力恢复着,少林功夫的声望在明代达到了顶峰,那时许多俗家人也在少林寺参禅学武,并将少林功夫传向四方。

少林寺白衣殿的壁画,真实记录了明清两代少林功夫的精彩华章,少林寺千佛殿地面上,48个深陷的脚窝更是历代少林僧人苦练武功的见证。

·少林寺如今已经走过了1500多年,他的开创者跋陀年迈以后,悄然移居到寺外一间小屋,独自修行,临终以前他在小屋的门上画了一尊神像,告诉弟子们,少林精舍有特别的神灵护卫,立寺之后永不消灭,然而,跋陀的遗言并没有保护少林寺永久平安,1928年军阀混战,一把大火将千载少林之精华付之一炬。

无论是冠绝天下的少林功夫,还是禅宗祖庭的威严,都无法阻止人类的野蛮行为。

屹立于少林寺东墙外的天中福地门,是那场灾难中幸存下来的少数建筑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少林寺的中兴,千年古刹的风貌得以重现,这是少林寺1500多年历史上又一次浴火生生。

禅宗祖庭武林圣地,千百年来禅武合一的少林寺令多少人心驰神往。又有多少人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这里寻找武学和禅学的最高境界,在这里不妨放下一切,聆听千年前达摩与慧可师徒的对话:我心末宁乞师与安,将心来与汝安。

《千年菩提路》第4集—帝国高僧

·我们驱车奔向这座古城,去寻找唐朝,寻找长安,寻找玄奘……历史的痕迹已经模糊不堪了。

好在我们身上流着和他同样的血,使我们能够透过现代物质文明的滚滚洪流,依稀窥见他踽踽独行的身影。

玄奘,中国佛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中国佛教文化最高潮的推动者,中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知识分子。

·玄奘生于公元600年,公元627年从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公元645年携带657部经书回到长安,公元664年2月5日圆寂。

在玄奘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里,他努力翻译着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经典,这期间西行时所染的冷病一直折磨着他。

玄奘一生共译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西安,在唐朝时作为国都被称为长安,是中国历史上是最著名的城市之一,历史的痕迹已经模糊不堪了,我们只能从那些古老的或崭新的记载中去寻找唐朝,寻找长安,寻找玄奘。

那是一个繁华如梦的时代吧,在唐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一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

长安,那个世界的大都会,多种文化如此美好地汇集在这里,彼此融合,这就是玄奘生活的时代,充满了开放和包容,这个华丽的舞台,使得中国历史上这位高僧的一生熠熠生辉。

而他所成就的事业,无疑也渗透了那个时代惊人的力量。

·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回到长安,标志着他朝圣之旅的结束,针对这次史诗般的西行,除了佛教徒们的崇敬,普通百姓更多的是好奇与艳羡,人们迫切地想知道,一个花了17年时间行程5万公里从遥远的印度归来的和尚带来了什么?

如同欢庆盛大节日一般,沸腾的长安城一定是迷人的,在155米宽的街道两旁,鲜花飞舞,香气弥漫,诵经声,鼓乐声,欢呼声不绝于耳。20匹马拉着玄奘带回的657部经书,佛陀舍利和7尊佛像,从成千上万的欢迎人群中缓缓走过。

玄奘载誉而归,他是三世纪以来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人中幸运的一个,路途的艰辛曾使大多数梦想着取回佛陀真经的僧人死在了路上。

此刻的玄奘,在僧侣们的眼中带着印度圣地的光芒,而他勇敢地战胜茫茫荒野、风暴雨雪、妖魔鬼怪,最终完成漫长旅行的壮举,则在普通人心中增添了无尽的神秘色彩。

·玄奘期待着与太宗皇帝洛阳的会面,西行途中的经历使他学到了不依国主,佛法难兴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到长安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的原因。

他希望能尽快开始译经,要把657部经书翻译出来,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他需要太宗皇帝的支持。

与君王打交道玄奘是有经验的,他非凡的外交天赋曾为他完成西行提供了决定性的帮助。这一次,他是否还能同样成功呢?

玄奘令人折服的智慧再次展现,本来短暂的礼节性的召见却持续了整整一天。两人间的试探你来我往,唐太宗先示以威,再布以恩,玄奘巧妙地回答了。他对出发情况表示的疑问,又详细讲述了西行的经过,并把取经的顺利完成归功于太宗声名远播,这样的赞美让太宗动心。

从玄奘的言谈举止中太宗也马上意识到面前绝非一个普通的僧人,而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一个了不起的人。任人唯贤的太宗劝玄奘还俗做官,甚至还想带玄奘随军出征,玄奘婉言谢绝,表示要毕生行道,以报国恩。

出于政治的考虑,太宗终于向玄奘通让了,对译经他同意予以支持,但是拒绝了玄奘要到少林寺译经的请求,而将译场设在长安的皇家寺院弘福寺。

洛阳会面的另一个成果是《大唐西域记》,依照唐太宗的敕命,玄奘让弟子辩机执笔,跟据他西行旅途的笔记,汇集整理完成了《大唐西域记》,这部当时唐太宗出于政治军事及外交上的考量,要求完成的参考书有幸保存流传到了20世纪,它的内容和价值足以让我们震惊。

1300年后英国考古学者和印度学者一道,手持英译本《大唐西域记》,在古老的印度大地上按图索骥,陆续发掘出鹿野苑,菩提伽耶,那烂陀寺等众多佛教圣地和数不清的古迹,而在世界文化史、宗教史中它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公元648年夏

公元648年5月至9月,一个漫长的夏天,玄奘翻译完一百卷的《瑜伽师地论》,他一直等待的时刻来到了,玉华宫清凉的空气,让唐太宗的心情格外舒畅,胸有成竹的玄奘,看起来风尘仆仆,谦逊有加,两人相谈甚欢,气氛异常融洽,太宗第二次劝玄奘还俗做官,玄奘一边高度赞扬太宗的功德,一边坚持拒绝他的好意,这么做是危险的,太宗似乎并不太在意。

后来问起易经之事,有备而来的玄奘,提到刚刚译完的《瑜伽师地论》,并把精心挑选的内容讲解给太宗,那是一段分析君王在治理国家中的过失与功德的经文,它与太宗的经验如此地契合,太宗开始对佛教刮目相看了。

待他把相关的章节阅读完毕,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朕观佛经,譬犹瞻天望海,莫测高深,其儒道九流比之犹汀滢之池,方溟bo耳,而世云三教齐致,此妄谈也。”太宗终于答应了玄奘的请求,为所译经文作序,并在序文中称佛教为圣教(《大唐三藏圣教》序

太宗文皇帝制—千里注)。

·一切开始变得顺利起来,当时跟随在太宗身边的太子李治—后来的唐高宗也随即附序,两篇序言一出,长安城内王公贵族纷纷开始亲近佛法,佛教仿佛一夜间盛行起来。

不久,太宗又在玄奘的提议下,在全国范围内度僧尼1万8千5百余名。

佛教从此进入了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怎样的夏天,香炉边白烟缭绕,诵经声连绵不绝,滚烫的空气里香火弥漫,玄奘的身影奔走不息在我们的视线里,这样的一个夏天正当玄奘忙碌不堪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象一片阴影在玄奘的心中盘旋不去,辩机那个年轻才俊的和尚《大唐西域记》的撰写者—玄奘的得意弟子,因为与高阳公主的私情暴露,被太宗处以腰斩。

人们从如此残酷的处决方式中,看到太宗非同一般的愤怒,我们猜测,也许这愤怒当中隐藏着太宗对玄奘拒绝还俗的耿耿于怀,玄奘与唐太宗的关系始终让人琢磨不透,史料记载,太宗生命中最后的日子是在玄奘的陪伴下度过的。

·翠微宫位于秦岭北麓的黄山谷,是唐太宗避暑养病的离宫,唐太宗的生命就是在这里结束的,眼前的一片麦田令人无法想像当年宫殿壮观的模样,村民们日复一日过着普通的生活,那座传说中的华丽的皇家宫殿对他们来说从未存在过。

至今它的遗址还没有找到,书中的记载如海市蜃楼,我们试图寻找种种珠丝马迹的努力不久就放弃了。

·公元649年,唐太宗生命的最后一年不期而至,他的健康每况愈下,这段时间里,,他几乎与玄奘形影不离,他们常常促膝谈心,死于战争的千万个亡灵,杀兄篡位的玄武之变都化作恶梦缠绕令太宗恐惧懊悔。

玄奘与太宗交谈的内容,我们无从了解,也许他给太宗讲解了佛教的因果之说,甚至还列举了阿育王的例子,告诉太宗,他自己同样会因为对国家和佛教的功德而受到菩萨们的保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玄奘用佛陀的教诲减轻了太宗心中的痛苦,以致太宗总是拉着玄奘的衣袖感叹道:“朕共识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

玄奘要在这一天把《般若心经》翻译出来,这部曾经使他从死亡沙漠奇迹般逃生的短小经文,最初是一位他救过的病僧作为回报口授给他的。

全文共260个字,他要在这一天把它翻译出来。

太宗的病情急转之下,他希望这段神奇的经文,能像帮助自己一样帮助太宗度过生命中最危险的时刻。然而,两天之后,太宗终于没能抵挡病魔的侵蚀,他的生命结束了,这段复杂奇特的友谊也结束了。

·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称为唐高宗,在跟随太宗的日子里,他小心谨慎,处处投其所好,当太宗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因内疚感和对因果报应的恐惧而日亲近佛教亲近玄奘的时候,作为太子的李治,也紧跟父亲的脚步,对玄奘表现出特别的友善。

公元656年,皇后武则天难产,提出所生孩子将皈依三宝,届时请玄奘为孩子受戒,玄奘启奏她必定平安会顺利生下一个男婴,男婴生下后,玄奘为他起名佛光子,这就是后来的唐中宗,他虽然并未正式出家,但当上皇帝后,崇尚佛教,造寺不止,度人不休。

·在长达20年的译经当中,玄奘在长安的译经场有4处,它们先后是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和玉华寺,其中慈恩寺最为有名,也是唯一留存下来的。

这是现在的慈恩寺,我们的车开过安静的街道,各式各样的灯光照亮和点缀着这崭新的一切,与流行文化中玄奘的形象不同,慈恩寺前这尊玄奘雕像充满了英雄主义的味道,在空阔的广场上,略显孤独,这里显然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皇家译场了,它已经是一个西安闻名的旅游胜地。

再有就是纪念玄奘法师的重要场所。

大雁塔是西安的象征,甚至没有来过这座城市的人都知道。

为了保存从印度带回的经像,公元652年,玄奘向唐高宗请求在慈恩寺内建塔,获得批准。

开工那天,玄奘亲自挑砖,参加建塔劳动。

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四角五层的慈恩塔终于落成,这就是今天大雁塔的前身,玄奘把带回的经典及佛舍利全部奉纳于此。

·我们站在玉华宫肃成院的遗址上,这里就是玄奘生命中最后4年生活居住的地方。

公元659年,为了翻译600卷的《大般若经,》玄奘上奏高宗,希望把译场移至离京城远一些的玉华寺,高宗终于恩准,玄奘可以全心全意地译经了,60岁的玄奘带领玄门四神足在内的一批高僧,远行200多华里来到玉华山,满怀抱负,看到深秋的玉华山依然景色秀丽,他深信,这里就是阎浮兜率天,生命中的四年,在这样的心情下开始了。

公元663年10月,在译完《大般若经》600卷后,玄奘突然感到体力不支,从开始翻译这部浩大的经典,到这时已经过了四年的光阴,也许是预感生命将尽,玄奘停止了译经,开始终日诵经,他对自己的下葬也交待得很清楚:“请用草席包裹,置于山之间僻静处,勿近宫室,不净之身尽量屏远”。

玄奘也为自己的来世做了准备,向立在寺院周围的佛像作了最后的告别,让人们把翻译的所有的经书,请来的佛像,帮助过的穷人和指导过的信徒都一一列了清单,还请人专门做了一尊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的塑像,放在自己的床前。

新年的正月初九,玄奘在肃成院过一小渠时,不慎跌倒,被门人抬回卧室,这个小渠玄奘不知走过了多少次。

那一瞬间的事,他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到十三日一卧不起,沉沉昏睡,偶有谵语。

那间病室大概简单幽暗,但此时玄奘的心中却渐渐地升起了一片光明,梦见尤如在极乐净土,处处可以听到美妙的音乐,一生中所经历的一切又一幕幕映在眼前。

正月二十三日,昏迷10天的玄奘突然醒来,向玉华僧众及同来译经的大德、弟子、卫士一一作了临终前的欢喜告别:“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恶,所作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

玄奘合掌良久,之后右手撑头,左手放腿上舒展双腿右向侧卧与释迦涅磐姿势相同,并以这个姿势持续5日5夜,二月五日夜半,他的弟子悄声问:“和尚决定得生弥勒菩萨否?”

“得生”,玄奘回答。之后呼吸渐渐微弱,不久气绝。

高宗是二月七日得知玄奘病危消息的,赶派御医来为他冶病,可是为时已晚。

二月九日,当高宗接到玄奘圆寂的报告时,不禁泣道:“朕失国宝”敕命以官费安葬玄奘。

三月,玄奘弟子按照遗嘱用草席作成灵车把玄奘带回长安,安置在他生活工作过的大慈悲恩寺译经院,每日有成百上千的弟子和长安市民泪流满面地来向他告别。

四月十四日,玄奘被安放在白鹿原,那一天赶来送葬的有100多万人,3万人为他守墓三天三夜。

·玄奘是受当时所有人喜爱的,从他很年轻的时候,凭着天赋异秉和不凡的相貌,就已经征服了所有人的心。

中国人最值得骄傲时代的最伟大的皇帝唐太宗在临终的时候,请求玄奘守在他的床前;太宗的宿敌建立了史无前例的帝国的西突厥叶护可汗,却给玄奘西行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方便;印度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把印度统一起来的明君戒旺,对他百般呵护,甚至激怒了婆罗门几乎丧命。

这三个君王主宰着波斯以东的几乎整个世界,他们对玄奘却都有着同样的尊重,或者说是崇拜。

·这是玄奘给我们留下的75部佛教经典,总计达1335卷,它们至今还在被人们沿用背咏。

这是翻译史上一个惊人的数字,再没有人能超越,然而这只是他从印度带回经典的九分

标签:解说词,菩提,千年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da.com/article/97917.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