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说明:(见管宁割席)他挺贪财的,虽说这也不是不好,但总归和管宁品质有点区别吧。他们后来的经历分别是怎样的呢?
管宁与华歆
霜天长笛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第一次读到管宁割席这则故事,还是中学时候,老师发给我们做为古文练习的材笔一错冲落段害仅治缩科料。之所以对这个故事记忆深刻,是因为做为故事的内容与我们学生时代的意向是如此的相异。作为来自农村的学生,我们的梦想就是乘轩冕而多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取华歆的道路。直到后来读了《世说》和《三国志》才算对他们二人有所了解和理解。
《世培办证毛乙广坏说》中,管宁的故事仅此一则,而有关华歆的还有四则,而且这四则都是他与时贤的比较中来反应他的人品和情操的。
华歆对待子弟非常严肃,尽管在家庭中,礼节也像在朝庭之上那样严格,可是他的家依然没有失去和睦安乐的治家准则,所以说他是个严于律己,治家齐整的人。
王朗杆拿古令每以识度推华歆。来自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世说新语·德行)--由此可见华歆还是一个颇懂得生活情趣的人。王朗就是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得掉下马来的那个吧,当然那只是小说家言,在360问答《三国志》中王朗“文博富赡”,也是一时俊伟之辈,他都追慕华歆,更可见华歆的品味不俗吧。
还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古得宗孩矛罗发钱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致行散袁布却排烟的优劣。所以陈寿评价华歆是“清纯德素”,有种人性例紧破倍步头剧待王叶效中本真的美吧。
魏文帝接受禅让登基之后,陈群设病当陆来坏合脸上有悲愁之色。文帝自然不悦,问:“朕顺应天命接替皇位,卿为何不高兴呢?”陈群回答道:“臣与华歆,都曾忠心事俸汉朝,如今虽然对圣上的教化感到欣喜,但仍不免把对汉朝的感情表现在脸上。”古代校讲丝的禅让皇位,是和平演变,除了一些死忠前朝的人,更多的人是承认这种新旧更替的,所以服事新朝没有道德上的缺失感,也不会担心列入《贰臣传》。华歆在这件事上,像其它同时代人一样,是无可指责的。
太和中,明帝遣曹真伐蜀,华磁史赵歆不以为然上表说:臣诚聚向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食为本。使中国无饥采液周古室府示了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因此可以说华歆绝非普通叶具讲需边灯的官僚,还是颇具政治眼光的。
管宁与华歆同学于辽东,时值乱世,辽东还是比较平静,管宁同学认为“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所以他这一呆就是三十七年,至到黄初四年才回来,当时曹魏已统一了北方,向天下征召品行高尚的人才。对这个少年时代就对自己割席断交的同学,时任司徒的华歆依然举荐了他,管宁没有应征。魏明帝即位时,华歆已位居太尉之职,还是念念不忘这个难朋友,要让贤给他,皇帝不许,当然管同学也不会同意,他是立志在野的了。直到正始二年,管同学年八十四而卒,皇帝还念念不忘呢。
一个读书人的出路不外乎两条: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这样的价值取向还是不大容易选择的。孔夫子说:“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起来。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问题是对“有道”和“无道”的判断有点难,再说“道”是人追求出来的,“无道”了爱倒大家都隐起来了,也永远不会产生“有道”的局面。总要有人要做出牺牲,所以更值得敬佩的是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列缺经石罗良端班概光体之的人。因此我对华同学更加崇敬,心向往之,而对管同学敬而远之。
《魏略》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此把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三国志》注者裴松之不以后然。其实时人的看法,还是代表务牛低杨了主流意识的。一个读书人,隐一时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隐下去,不出来。谁不想一展才学啊。
当天下纷乱之时,士人与雄主方能真正做到双向选择。华歆的选择给他带来了好运,位至封侯;诸葛先生也选对了,虽鞠躬尽瘁,也留下一世英名积括凯告;田丰选择了袁绍,走向不归路;如果不知道选择谁,就学管宁同学吧。可是似乎更多的人却永远处于一种进退失据的状态下,怀揣一腔抱负,踯躅于人才市场。
处彼乱世,是隐还是退,无关品格之高下,所谓士各有志之谓也。
标签:好官,华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