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答>百科知识>名人博客特色——以韩寒和李承鹏的博客为例

名人博客特色——以韩寒和李承鹏的博客为例

2024-03-24 17:58:28 编辑:join 浏览量:559

名人博客特色——以韩寒和李承鹏的博客为例

名人博客特色——以韩寒和李承鹏的博客为例 本文关键词:博客,为例,韩寒,名人,特色

名人博客特色——以韩寒和李承鹏的博客为例 本文简介:名人博客特色——以韩寒和李承鹏的博客为例摘要:博客的文化是通过博客的内容得以体现的。

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它的活跃盛行为人们提供了私人发挥的场所,激发人们的思维潜力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特别是名人博客的影响更是如此,精致华丽或幽默诙谐的文笔把现实描写得淋漓尽致,暗含很多道理,发人深省

名人博客特色——以韩寒和李承鹏的博客为例 本文内容:

名人博客特色——以韩寒和李承鹏的博客为例

要:博客的文化是通过博客的内容得以体现的。

博客作为一种新媒体,它的活跃盛行为人们提供了私人发挥的场所,激发人们的思维潜力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特别是名人博客的影响更是如此,精致华丽或幽默诙谐的文笔把现实描写得淋漓尽致,暗含很多道理,发人深省。

本文在通过对博客的介绍,并在分析博客现状和名人博客的基础上,对韩寒和李承鹏的博客对比分析。

关键词:博客;名人博文;韩寒;李承鹏

引言

我国博客是在2002年由王俊秀首先提出。

方兴东的《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是中国第一本博客专著,不仅较详细地介绍了博客在国外的发展,而且还深刻地分析了博客在中国初期的发展状态。

2005年9月8日,新浪网推出了博客产品Blog

Beta2.0,这是国内第一家推出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2006年2月13日,徐静蕾博客点击率超过千万,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万点击率的博客。同年3月2日,韩寒在自己的博客中发文《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反击白烨对于“80后”作家的批判。

白烨顶不住韩迷在其博客上漫骂,被迫关闭自己的博客网站,成为了名人写博客来第一个关闭自己博客的人。名人博客变成了相互抨击、调侃的的网络平台。名人博客最大的优势就是名人自身独特的身份使其关注度高,名人博客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1.博客概述

1.1博客的含义

博客博客,又译为网络日志、部落格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

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

现在博客早已不再只是一个记录者,它可以传播信息,进行时事评论,还可以用来营销,公关宣传等等。

博客概念的界定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内容主要为个人表达;二是以日志形式,时间序列;三是频繁更新信息内容;四是以链接为重要表达手段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之间的关系:五是在线出版。

符合这几个最基本的条件,才能称得上博客。尤其是链接的重要作用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只有博客才能通过链接发挥网络资源无穷的优势。

博客的广泛使用,加深了人们对它的认识,其概念的外延也随之扩大。目前,博客的含义已经超出其诞生之初所指的“网络日志”,它既指写作的内容,也指内容的创造者,还指进行这一活动的一类人。

名人博客主要指原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声誉,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的名人们,在网上开博,抓住人们的好奇及窥视心理,以博客方式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悟、照片、最新动态、最新作品等。

1.2博客的特点

博客被普遍认为是继电子邮件(e一mail)、电子公告栏系统(BBS)和网络寻呼机(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作为生长在互联网上的同胞兄弟,它集其他三种网络交流方式的优点于一身,成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新的网络媒介和新的传播现象。博客祟尚自由、开放、共享、理想,拒绝约束、封闭、专有和功利。正是这种特性,使它具备了区别于其他交流方式的革命性意义。

(l)即时性:博客本身由传统日志演化而来,带有“每日一记”的习惯性特征。

博客作者的文章发表在自己的博客网站上,使网页内容更新频繁,处于不断的动态积累之中,赋予了博客文本有别于其他个人文章、著作的显著特征。

(2)个体性

博客网站中的每个博客作者都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这使得博客具有相对而言比较强的固定性。

通常意义上的博客网站,给每个注册的博客提供了一个能够博客写作研究持久存在的、可发布个人信息的平台和基地—博客个人主页。

(3)交互性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不同的是,博客的作者和读者是即时互动的。

在博客上,读者可以采用留言的方式来与作者进行互动交流,留言可以针对每个帖子,也可以集中在一起,给网民更自由的选择空间。

(4)开放性。博客的内容是开放的,每一个博客作者都有一个固定网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地址阅读文章。

超链接是博客的开放性的主要表现形式,博客作者一般都会把自己的信息来源、写作内容毫无保留地呈献给读者,与读者分享文章精华。

(5)时序性

《网络翻译家》说,Blog的网页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贴子

(Post)所构成,这些贴子(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

佩姬·努南说,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运转的言论网站。

《市场术语》说,博客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

1.3博客的主要类型

内容的不可分为日记博客、新闻博客、学术博客等。

(1)日记博客。就像以往在日记本中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和思想火花一样,作者把原本在日记本中的内容转移到了自己的博客网页之中。

这类博客作者,不图点击,不图炒作,就是将以往记录生活的日记本放置一边,转而将要写的内容张贴在网上。

(2)新闻博客

这样的博客很像是一个新闻发布会,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或网上搜集的信息,告诉大家又有什么重大事件新近发生,或有什么奇特的东西出现了,常常是科技、音乐等时尚内容。

(3)文学博客

一些非专业作家的博客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原创作品张贴出来,无论是信手涂鸦还是精心创作的文字,无需经过“把关人”的审定便可公之于众,供网友们欣赏,从而满足作者的发表欲望。

虽然有人将这类博客称为“文学青年的练习薄”、“文学的卡拉OK”和“未成名作家的乐园”,但现阶段这类博客文章还是有许多亮点的,这些亮点将是今后中国文学的发展基础。

(4)学术博客

以学术探讨为主题的个人博客,这类博客更加专注于思想的传播和学术问题的探讨,对于博客托管商所提供的功能繁多的页面表现形式不屑一顾。

文字永远是这些博客网页上的主角,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浓浓的学术味道。

还有以媒介分为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博客类型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博客的形式也会有更多,综合性博客和单一性博客交加运用,不断丰富网络内容。

2.我国博客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博客在我国的发展相当迅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互联网的普及率伴随着接入终端的普及在迅速提高,到2010年6月止,中国网民总计为4.2亿,其中最为引人著目的是手机用户达到了***亿,同时宽带网民也不甘落后,以更快的速度持续攀升。宽带网民规模继续增加。

截至2010年6月,在使用有线(固网)接入互联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达到***,宽带网民规模为***万。同时,报告指出,我国的宽带技术虽然一直在提升,但是未来依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并且,手机已成为重要的上网终端设备。把手机作为唯一上网终端的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例已超过10%,使用手机作为上网终端设备的网民比例超过了50%,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全部移动用户的渗透率达到33%。

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主要是体现在沟通应用以及信息查询两个方面,手机网民在这两方面的应用率非常高。

手机网民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类的应用上,使用率比较高,手机的即时通信使用率位居首位,达到***,手机搜索以***的使用率排名第二。

2.1名人博客发展现状

自2005年10月份新浪网站大规模开通个人博客开始,名人博客点击率一路高升。以徐静蕾的“老徐的博客”为例,在短短60天时间内,点击率近400万,并在开博后的第112天,刷新中国互联网的历史纪录—用最短的时间(112天)创造了最高的点击量1000万。随后,名人博客的点击率持续攀升。

仅以新浪网站公布的总流量排行榜(2009年3月14日)为例,在点击率排名前20名博客中,名人博客占据了14个,占总数的70%。名人博客也越来越多,发出的声音也是不断增加,关注的问题不断扩展,包括了生活、制度、社会热点、人物评论等等,语言风格各显身手,文采飞扬。

2.2名人博客的类型

(1)社会各界名流的博客

这种博客主要是那些原本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声誉,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的名人们,在网上开博,抓住人们的好奇及窥视心理,以博客方式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悟、照片、最新动态、最新作品等。

这其中包括:体育、娱乐、主持界名人、文学名人及学术名人等,如李承鹏、韩寒、董路、方舟子、杨澜、超女等。

这类名人博客的特点一是依靠名人的知名度赢得点击率,高点击率往往在成名以后。二是关注这类名人博客受众大多数是某个名人的粉丝或某一领域的爱好者,希望通过博客获得名人或这一领域的最新信息。

(2)草根名人博客

名人博客中还有一类是源于普通大众的,属于草根阶级的博客。

他们在自己博客或是音乐主页上以文字或歌声一记录下自己的心情、隐秘生活和一举一动,引起了广大群众的高度的关注度和反应,并且使这些草根迅速走红进入名人行列。

如网易首位博客点击超过千万的金牌草根Acosta、以性爱博客闻名的木子美、以假唱和模仿博客进入娱乐圈的广州美院“后舍男生”等。

不同于精英名人博客,这类名人博客的特点:一是草根身份,以博客成名,高点击率是其成名前提。二是此类博客的受众没有固定的群体,受众非常广泛。

3.韩寒与李承鹏的博客对比

3.1韩寒与他的博文

自古“江南出才子”,经济的富庶与文化底蕴的深厚使江浙一带近百年来大师级的文学巨匠频频出现,王国维、鲁迅、钱钟书便是妇孺皆知的代表人物,而今争议颇多的作家韩寒也成长于斯。

上海在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江南文化的同时,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与世界文化潮流频繁地交流、碰撞中,融汇中西、海纳百川,形成独具魅力的上海文化。

步入当代以来,以王安忆、王小鹰、孙甘露为代表的上海作家群继续彰显着上海文化的风范。

众所周知,人是环境的产物,作家创作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对那些生活中熟稔于心的风物人情、自然历史,作家的直觉往往更为敏锐与直观。作家长期置身在上海这座多元文化熔炉般的都市,在作品取材、人物设计、文化精神的传达等方面,自觉不自觉地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韩寒也不例外。

据《韩寒档案》记载:“那时候的亭林还完全是一片乡村景象,同江南地区的其他地方一样,有许多小河,而钓龙虾就成为韩寒在夏天的主要兴趣活动了,这个爱好他一直保留了下来,甚至在后来开始参加全国汽车拉力比赛的时候,他都还在业余时间钓龙虾卖。”

韩寒的博文,每一篇出,就被传诵,除了累积的巨大人气之外,其博文本身也是很有特点的。

首先,韩文是“不隔”的,这点很难得。

“隔”与“不隔”是王国维提出的,简单地说《史记》是不隔的,文字生龙活虎,读之如临其境,能通感,《汉书》虽典雅,但文绉绉,与读者“隔”了一层。

其次,韩文的思想性是代表时代潮流的,悲悯社会,平民情怀,民主与法治。如鲁迅,如李敖,如齐邦媛,而不是无病呻吟,更不是趋炎附势的八股文。就上海的文化来说,好听一点是海派文化,兼收并蓄,难听一点来说,是小气的市井文化,韩寒则独树一帜,是耳目一新的新上海文化。

再次,韩文犀利幽默,尤其是打比方、反语运用以及旧典新解,运用的炉火纯青,这些常用的生活文字,经过韩手的组合,显得特别生动有趣。如果说王勃是文雅的引经据典,韩寒则是通俗的化古为今,化口语段子为文字,显得格外的生动有趣。

最后,韩文的段落和层次清晰,行云流水止于该止之处,断于逻辑分明之处。

韩文的缺点也明显,譬如说文体固定,表达方式变化不多,一看就是韩文,本身就是自我设限,看看韩愈,可是多样手,诸体皆备。

其次,文章的深度和广度还要加强,无非是古今中外的触角还要延伸,以增加信息量和营养成分。

韩寒的新博文《重庆美剧》,跌宕转折,层次清晰,断句分明,反语幽默,联想丰富,有独到之处,可惜因为美剧还在联播,被和谐掉了。

当一些知识分子还是沉醉于一种浪漫化思维之中时,韩寒点明:“革命说到底其实是改朝换代,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领袖,会有几十年的社会动荡期,中国老百姓不喜欢这种社会动荡,与其这样我觉得不如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新一代人的成长,慢慢去建立一个更加法治、更加顺畅的社会。”

这显然是以生活政治来参与社会进程的努力。

韩寒的思考其实开启了80后超越八十年代以来的知识分子的传统的思考模式的进程,虽然这些思考还仅仅是开始,但这意味着80后的独立思考已经浮出水面。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这是80后的独立宣言。

3.2李承鹏与他的博文

新浪网上点击率最高的体育名人博客为足球评论员李承鹏和董路的博客,长期在博客排行榜中占据前十位。

李承鹏生于新疆哈密市,后迁回老家四川成都,1996年也就是因为批评假球黑哨,被党委书记勒令停职反省,成为是中国第一个因批评假球黑哨被停职反省的记者。

在此后的近二十年中,多次被有关部门“封杀”。

李承鹏的新浪体育新闻评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一些特点:首先博文有一定的深

度。有深度才会有很高的点击率,李承鹏正是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生活阅历征服

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作为中国著名足球记者、评论员,他曾担任《成都商报》体育部主任,参与主创《21

世纪体育报》,现就职于《足球报》,任专题部主任,丰富的生活经历令他的文章很有“看头”。

李承鹏的文风在中国球评界素以泼辣、诙谐、犀利、幽默著称。

其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观点才有生命力”

这是李承鹏信奉的准则,尖锐的观点是他博客火爆的原因所在。

第三,文字功底相当深厚,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李承鹏正是以其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宽广的知识面游刃有余地驾驭着体育新闻评论。

“全世界都在等着马拉多纳咆哮、愤怒、撒野、甚至拎着裁判的脖子往里面淋一盆苏格兰冬天的冰水,但是他没有,安静得像在汉普顿公园长椅上思考世界和平,或正进行冥想减肥的家伙,默默地看着下面红尘滚滚春去秋来……

要不是终场哨响他很流氓地跳起来向地球深处狠狠砸了一老拳,他根本就不是马拉多纳。”

这段文字是李承鹏的博文《为什么马拉多纳诡异地变了?

》的第一段,他以平淡、平实的文字描写着昔日狂妄无比的球王马拉多纳在当上阿根廷国家队主教练之后行为上的变化,通过与昔日种种劣迹的对比,

把他的细微变化描写得惟妙惟肖。

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对马拉多纳前前后后的历史背景相当熟悉,才能做到如数家珍、举重若轻、娓娓道来。

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这样的评论有血有肉,

更容易打动读者,如果只是简单平实的描述文章就会显得干瘪无味。

开场的描写为后面展开更深层次的探讨打下基础。

“曾经的硝化甘油这时却安静得像一滴水———好背叛的造型,忽然明白,见过大世面的混蛋,才会做出这么离经背道的选择,才是真混蛋。”

这是他最后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概括,也是他对马拉多纳之所以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做出的解释,如此形象的比喻在令读者有酣畅淋漓之快的同时又受益匪浅,这就是李承鹏的评论风格。

他的评论不仅得到专业体育迷的广泛称赞,也得到了许多非专业体育迷的欢迎,他的评论虽专业却不至于晦涩难懂,可以让读者体味到体育更深层次的内涵。

孙中山曾感慨“惟蜀有才,奇瑰磊落”,蜀中人才确实很多,不过正如梁启超所说,凡是干出过成绩的人大多数都是出过川的。

四川人具有包容、开放的气度和创新、奉献的精神,四川人勇于走出夔门,也善于汇纳百川,四川人处于大后方,民族需要时,又会站到祖国的前沿。

号称“打假斗士”的方舟子在微博上揭露,李承鹏代言的某房地产商涉嫌暴力拆迁。李承鹏知悉后,连发3条微博为自己的代言行为致歉;之后,又以图片的形式发出长达2800字的《我的道歉》的长微博。当年第一个站出来揭露中国“金哨”陆俊受贿,此后很多次被封杀,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关注体育、社会问题等。

韩寒的新浪博文从2006年开始归档至今,李承鹏新浪博文从2000年开始归档至今。截止2012年5月3日晚9点,韩寒发表博文共295篇,博客访问***次,关注人气8***次;李承鹏发表博文1602篇,博客访问***次,关注人气为***次。可见两个人的博文相当受青睐,访问量达到9位数,韩寒略胜一筹。

两人的在写作中,各有独特的风格,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非常人所及,文字功底很深,具有很好的文学涵养,对微观事件的处理非常优秀。对各地伤民害民案例的剖析,对各种荒诞政策的解读,对各种丑陋现象的批判,对各种不合理不公正事件的声讨,他们俩做得都相当优秀。

结语

博客的活跃盛行为人们提供了私人发挥的场所,激发人们的思维潜力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特别是名人博客的影响更是如此,精致华丽或幽默诙谐的文笔把现实描写得淋漓尽致,暗含很多道理,发人深省。

以上内容由学府论文网与学士论文网联合发表,转载请注明:www.

www.

标签:博客,李承鹏,韩寒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da.com/article/30845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