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简介叶圣陶(1894—198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和编辑出版家。江苏省苏州人。原 名叶绍钧,圣纤蚂陶是他的字。叶圣陶幼年进私塾,后进小学和中学。1911 年中学毕业后,走 上小学教员的岗位。10 年乡镇小学教员的生活,使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 小市民和劳动人民,为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生活素材。1919 年叶圣陶开始白话文学创作, 在《新潮》《小说月报》《晨报副刊》等刊物上,发表小说、新诗、散文、剧本和文学评论。 同年,加入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1921 年,他与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等12 人发起组成“文学研究会”,在文学“为人生”的旗帜下,从事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从1922 年起叶圣陶简介,先后出版《隔膜》《火灾》《线下》《城中》《未厌集》《四三集》等多部短篇小说集。 他的早期小说擅长描写下层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1925 年后的小说创作,较为深 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创作思想倾向有所变化。1928 年创作的 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他的代表作。 叶圣陶创作的散文集有《剑鞘》(与俞平伯合著)、《脚步集》《未厌居习作》《西川集》 和孙烂解放后出版的《小记十篇》等。
他的散文或写世抒情、或状物记人,或议事说理,一般都 有较为深厚的社会人生内容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艺术上则主要显示出平淡隽永的情趣和平朴 纯净的语言风格。叶圣陶还是我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先后出版童话集《稻草人》、《古 代英雄的石像》,还有一些散见的篇章。这则竖漏些童话,构思新颖,描写细腻逼真,在童心的想 象中蕴涵着丰腴的现实内容,曾受到鲁迅先生的称赞。 叶圣陶1923 年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1930 年改任开明书店编辑,其间曾兼中学、大学 教员。他先后主编或编辑过《文学周刊》《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国文月刊》等 多种文学、语文教育刊物,编辑出版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方面 的论著,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为文学发现、培养新人和语文教 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后叶圣陶工作于北京。先后任中央人民 *** 出版总署副署长、 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等多种职务。 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 “教育小说”的基调。
他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同情,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贫穷悲苦的生活状况。与此同时,他对作为知识阶层一部分的教员,也有着严峻的解剖与审视。 叶绍钧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 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的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冷 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绍钧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 冷静的谛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里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 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的碾盘重压下的 知识者,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不又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 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 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的把笔锋穿过这些人而指向其 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叶圣陶叶绍钧小说中的小知识分子形象大致有两种类型: 一是卑琐和庸俗型。其代表是《饭》中的吴先生和《潘先生在难中》的潘先生。
二是正直和理想型。其代表是《城中》的丁雨生、《抗争》中的郭先生,最典型的是《倪 焕之》中的倪焕之。其中《倪焕之》被矛盾称为“扛鼎”之作。 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是叶绍钧小说风格的又一方面。 叶绍钧对外国小说的借鉴了无痕迹,他的小说文字整饬、严谨、平实、纯正,既无欧化 的成分,又没有半文半白的现象,十分讲究规范化。叶绍钧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 欧化气息,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严肃踏实的写作态度,使叶绍钧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现代汉 语的规范、纯洁、健康作出了贡献。 文教理念 “教是为了不教” 叶圣陶对改进现代中文教育有重要影响。他给中文教育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观念,“应当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长期详细的灌输书本知识。”这一观点冲破了习惯于强烈依赖 记忆和灌输的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此外,叶圣陶促进了批判思维的深入人心,让人们认识到 个人价值判断的重要性。他认为这些学习技能应当被用来构筑学生的基础,同时也将成为学 生终生学习的起点。 文学为人生 叶圣陶在他反思现实生活的作品中动情地写道: 语言艺术家叶圣陶 “在记忆中,我似乎从来没有撰述过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甚清楚的知识。换句话说, 我不能写那些只是通过想象得来的东西,但我也没有失掉想象力。
我生活在城市里,乡镇和 农村,我写在那些地方观察到的事作为一名老师,我了解一些教育圈的生活,我也记录下来。 在一些相当基础和浅显的层面,我关注着中国革命逐渐的发展,同时,我也记录下这些事情。” 他大多数的新闻作品由人们的生活得到灵感。他相信文学作品不仅是用来供人消遣,而 且也是反映生活和鼓舞读者思考现实的工具。他感觉有义务去让读者知道在他们周围真实发 生的事情。这就是他为什么想要将文学和新闻报道联系起来的原因。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也 被用来唤醒青年对社会的关心与敏感。这个观点如同新闻工作者讲述真相的基本原则。叶圣 陶也以记者为毕生职业。 易读性 在叶圣陶的作品中易读性是一个显著特征。它意味着读者更有效率的感知和理解文章内 容。作为一名记者,叶圣陶作中强调词语的运用。这大概是因为在他做编辑之前,曾作了 10 多年的教师的缘故。他认为文章是为读者而作的,同时他把文章看作是读者与作者交流 的工具。当时的作者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是他们不是拥有优秀写作技巧的素养。他们的表达 是不准确且意义模糊的。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能够欣赏他们的文章。作者不注意实用的 重要性。因此叶圣陶简介,文学作品难于被普通大众接受。
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只有把文章写得实际且易 于理解,他才能够去只写一些风雅作品。如果读者不理解文章内容,文章就毫无用处。 作品列表《春宴琐谭》1918 《雪朝》(与朱自清等人合蓍)(诗)1922 《隔膜》(小说集)1922 《火灾》(小说集)1923 《线下》(短篇小说)1925[2] 《倪焕之》(长篇小说)1928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话)1931 《文心》(教育)(与夏丏尊合著)1934 《未厌居习作》(散文)1935 《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 《叶绍钧选集》(文选)1936 童话代表作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种子》 《玫瑰和金鱼》 《月亮姑娘的亲事》 《含羞草》 《快乐的人》 报纸杂志 叶圣陶曾在以下报纸、杂志作过编辑、主笔或主编:《礼拜六》、《上海时事新报》、《上 海民国日报》、《文学周报》、《公理日报》、《国文月刊》 《苏州评论》、《妇女杂志》、《小说 月报》、《中学生》、《开明少年》、《中国作家》、《人民教育》、《中国语文》、《诗》、《光明》、 《国文杂志》、《中学生战时半月刊》、《儿童文学》。
标签:叶圣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