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答>百科知识>流脑的临床表现和防控要点

流脑的临床表现和防控要点

2023-08-24 21:48:30 编辑:join 浏览量:585

流脑的临床表现和防控要点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全年与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以冬春季发病较多,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以14岁以下年龄、尤其是7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感染流脑后初为低热、咽痛等类似感冒症状,随后体温升高、畏寒,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大小不

一、分布不均的皮疹等。病情严重时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喷射状呕吐、怕光、狂躁、颈后疼痛、颈项强直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可以在24小时内死亡,婴幼儿病情更为凶险。时下是呼吸道疾病和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家应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被褥、日用品和用具要勤晒太阳。

另外,可以选择打流感疫苗,15岁以下儿童要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接种流脑菌苗,50―60岁的老人可打肺炎疫苗或流感疫苗,增加其抗病能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表现专家指出,流脑在冬春季节和流行地区内,儿童患病最为多见;

有些患者在发病前7天有明显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为:

1、突然寒战、高热、恶心、呕吐、流涕、鼻塞、咽痛、全身疼痛、头痛加重;

2、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发花并有散在的小出血点,唇周及指端青紫、唇周单纯疱疹;

3、烦躁不安、谵妄、昏迷或惊厥;

4、皮肤、黏膜瘀点典型或融合成瘀斑,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微、脉压差缩小;

5、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

6、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对光反应迟钝、眼球常凝视;

7、呼吸快慢及深浅不均或呼吸暂停;

8、幼儿发病多不典型,常见高热、呕吐、嗜睡外,还多见极度不安与惊厥、拒乳、尖叫、腹泻、咳嗽、双目凝视、颈项强直和布氏征阳性,其他脑膜刺激征可能缺项。前囟未闭者多见隆起,呕吐频繁而失水者也可出现囟门下陷。哪些疾病需要和流脑鉴别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夏秋季流行,发病多集中于

7、8、9月,与流脑不同。无皮疹。脑脊液外观清,白细胞多在50~500×106/L,很少超过1000×106/L。初期(2-5天)中性多核细胞占多数,以后淋巴细胞占多数;糖及氯化物正常或稍增加。继发性脑膜炎:严重感染如伤寒、大叶性肺炎、其他细菌所致的败血症等有显著毒血症时,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一般无其他变化。

病毒性脑膜炎:多种病毒可引起脑膜炎,症状一般较轻,多于2周内恢复,脑脊液检查,外观正常,白细胞数多在1000×106/L以内,一般在50-100×106/L或200×106/L之间,淋巴细胞达90-100%。糖及氯化物正常。蛋白稍增加。涂片及培养无细菌发现。

外周血白细胞不高。

中毒性痢疾:发病更急,一开始即有高热,抽搐发生较早,有些患者有脓血大便,如无大便,可用生理盐水灌肠后,留粪便标本镜检,可发现脓细胞。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起病前身体健康欠佳,可能发现肺部结核病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脑脊液含糖量及氯化物降低,蛋白含量高,放置后可有薄膜形成,有时涂片抗酸染色,可检出结核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身体其他部分可同时存在化脓病灶或出血点。脑脊液混浊或脓性,白细胞数多在2×109/L以上,有大量脓细胞,涂片或细菌培养检查可发现致病菌。

流行性腮腺炎脑膜脑炎:多有接触腮腺炎患者的病史,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注意检查腮腺是否肿胀。临床上有先发生脑膜脑炎后出现腮腺肿大的,如腮腺肿胀不明显,可作血和尿淀粉酶测定。五个防控要点预防控制的要点有五方面:

一、要认真做好流脑监测工作,确保辖区内监测网络高效运转,确保早期发现病人,早确诊,早报告,早治疗。二要认真做好病例的流行病调查和疫点处理工作,确保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力争不出现续发病例。三要认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处理工作。必须对病人所有的密切接触者和周围人群中15岁以下未免疫的儿童实施应急接种。四要认真及时地采集病人标本,进行诊断。

五要认真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和高危人群聚集的社区(如建筑工地、流动人口较多的工厂等)人群的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积极地、主动地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恐慌。

流脑疫苗查漏补种对象流脑的查漏补种对象为:

1、6个月~2岁婴幼儿应接种2针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针次间隔不少于3个月。

2、2~6岁儿童未按免疫程序接种流脑疫苗者,接种1针A群或A+C群流脑疫苗。如有疫情发生,将进行应急接种,应急接种应根据引起爆发疫情的菌群选用A群或A+C群流脑疫苗,接种对象为:

1、疫点周围6月龄以上均接种1针流脑疫苗(3个月内接种过流脑疫苗者除外)。

2、疫区三年内未接种过流脑疫苗的中小学生、外来工等重点人群,加强1针。。六类人不适宜接种流脑疫苗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不能接种。

2.有高热惊厥史的人不能接种。

3.有严重心脏、肝脏、肾脏疾病,尤其是脏器功能不全者不能接种。

4.有精神系统疾病和精神病的人不能接种。

5.有过敏史的不能接种,过敏史包括药物和食物的过敏。打流脑疫苗前一定要告诉医生是否有过敏史。

6.如发烧或正处于疾病的急性期,也不宜接种流脑疫苗,可以等康复后再补种。目前对流脑已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科学可靠的诊断手段以及针对流脑病原体的有效治疗方法,老百姓完全不必谈之色变。健康人也会携带流脑病菌。即使在疫情严重流行的地区,这个比例一般也只占到10%以下。在这些携带者中,真正发病成为流脑患者的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临床试验证实,流脑患者如果接受对症、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鼻咽部的病菌在24小时内会完全消失,体内的病菌最终会被完全杀灭。

但由于流脑是传染病,流脑患者需要住院隔离治疗。

流脑按照致病菌的血清类型可分为A、B、C、Y等多个群。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是A群流脑。今年在中国出现较多的仍是这种类型,而在安徽则出现了近年来在北美和大洋洲较为常见的C群流脑。由于中国已经事先研制出A+C复合疫苗,而且C群与A群在致病性、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因此C群流脑完全是可防可治的。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流脑疫情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虽然仍有过波动,但总体上呈大幅下降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一直维持百万分之二左右的低发病率。目前来看,国内疫情总体正常,个别省份出现了局部病例增多的现象,这在以前几乎年年都有,不能成为今年全国爆发流脑疫情的依据。一般来说,每年的流脑病情,都是从12月份开始,散发病例逐渐增多,到次年三四月份达到高峰。

如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是可以使疫情得到遏制的。

专家建议,对于卫生防疫和医疗部门,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细致的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在增加信息透明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公众和大众传媒的引导。

同时,需要进一步发挥公共卫生专家的作用。民众要养成经常开窗通风、勤洗手、常用淡盐水漱口的良好生活习惯,纠正随地吐痰、乱擤鼻涕、不加遮掩地打喷嚏等陋习,加强身体锻炼,按时作息,少去人员密集的密闭场所等。

标签:流脑,防控,要点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da.com/article/240538.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