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论及人性善恶的「心性论」,可以追溯到孟子那里,但是真正把「心」当成是宇宙本原,最早能找到南宋陆九渊的「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之论,陆九渊这样说的时候,还只是在特定的意义上,含糊着说。但是王阳明的「心学」明白确切地宣称「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因此被很多人简单的理解成了唯心主义哲学。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所谓的「四句教」,是王阳明「心学」理论的高度浓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则可以视为心学的宇宙生成论。作为本原的「心」,光辉澄明,寂静空虚,无善无恶,不增不减,而意念则是把这样的心由静转动,由虚变实;这时候,「心」一分为二,成了「照心」和「妄心」;所谓「格物」,则是为善去恶,使「心」由妄返照的过程,因此在本原意义上,「心学」的「心外无物」,似乎并不是通常所谓心第一性,派生万物;「心外无物」强调的似乎是, 事物不和心发生关系的时候,则这些事物于人、于心都没有任何的意义,也没有任何的价值,但是当心受到事物之诱惑而发生关系时,它不但有了意义,有了价值,它还有了因心而显现,随心而变幻的性质 。
关于「 心外无物 」,王阳明举过一个例子,就好比深山中的花,没有被人发现时候,则与人心同归于寂;一旦被人发觉,则此花才一时间变得有意义。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与外界之物是一体,外界之物体不能离开人心而单独存在,就好比一个躺在病床上的植物人没有「心」,因而并不能感受到外部任何事物的存在,外部的事物对他没有任何意义。人的「心」同样也不能离开物存在,假如一个人从出生被锁在地下室与世隔绝,虽然使他的「心」是健康的,但地面上的东西他同样是感受不到的,同样对这个人没有任何意义。也就是说心以外的客观事物假如没有被人心感觉到,那么这个事物就处于空寂的状态。这种观点看起来是唯心主义的确没错,但是也绝不可简简单单的理解成唯心主义,因为不管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是相对来讲的,而且唯物还是唯心还不是王阳明的主要目的。
「心外无物」之说法其实是王阳明要强调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追求的是实现道德之价值,并与佛教的观念非常的类似,因此王阳明「心学」本原说,其实是撇开了一般哲学上的宇宙本原、宇宙生成、第一性与第二性的问题,直接将人或心视为道德伦理之本原。或者说,一般哲学把人当作某种原因的结果,而「心学」则把人当成原因,其实从王阳明之理论来看,他是将「心」与「性」当成一回事。
王阳明的这种说法如果人们不深入理解的话很容易被误读,因为宇宙之本体跟心完全无关,真理也跟心也无关,王阳明「心外无物」之说法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看的,但是在没有任何人类的时候,虽然没有心,但是大自然中的万物仍然是存在,所以王阳明「 心外无物 」的说法跟佛教 「万法唯心造,万法由心灭 」的说法类似,但又不完全一样,是在劝世人不要有妄心,要追求世人自己本有之良知,并且实际去笃行,以达到「知行合一」的崇高之道德目标,但是因为世界的一切皆是“幻相”,王阳明则从世人的「心」出发,以「知行合一」为手段,致良知以达到圆满的境界,因此王阳明之学说是属于对人的教化之范畴,如果强行的从哲学上的本体论的角度,也就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去理解他的「心学」则是不恰当的。
相关文章:
王阳明和朱熹对“知行合一”看法有何不同?
王阳明:人性本无善恶,为善去恶是格物
中国历史圣贤中少见的一位“一龙一蛇”似的人物——王阳明
标签:心外,王阳明,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