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知识百答>百科知识>《大象席地而坐》:一部四个小时的遗作

《大象席地而坐》:一部四个小时的遗作

2023-07-05 09:58:56 编辑:join 浏览量:625

《大象席地而坐》:一部四个小时的遗作

原创 | 书影君

01

我感觉到,每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态度,有着天地之差。

有人只把工作当作挣钱养家的工具,谈不上感情,只是付出劳动后获得报酬,彼此互惠互利罢了。

而有些人,却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当作生命的一部分。他会投入全部情感、掏空所有身心精力。

甚至,还包括生命。

今天介绍的,是一部片长达四个小时的国产影片。因为是处女作,导演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而到影片杀青后,因为与出品方创作理念发生冲突,导演最终被解除聘用合同。

而根据事先签订的合同,这部影片,只给导演留下了一个剧本署名权,其他一切再与他无关。

导演最终精神崩溃,2017年10月,在家中选择了自杀,去世时年仅29岁。

2018年2月16日,这部电影在柏林举行了世界首映,并被授予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

然而,这一切再与导演无关。

这是一个悲剧,但我不想评判谁对谁错,也不想谈论所谓险恶的社会,以及脆弱的人性等等话题。

我只想原原本本地,在从头到尾看完这部堪称“观影马拉松”的导演遗作之后,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说给大家!

也许有的朋友已经猜到了,这部影片,就是已故青年导演胡波(笔名胡迁)的遗作《大象席地而坐》,豆瓣评分8.0。

02

本片属于多线索叙事结构,由四个生活在河北井陉县城的小人物,在一天之内所遭遇的故事,穿插拼凑而成。

在灰暗的色调衬托之下,四个小时的影片中,我没有看到剧中任何一个人物露出过笑脸,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阴郁与绝望的氛围。

胡波导演几乎完全运用长镜头来进行拍摄,构图方面,也以中景和近景为主,人物往往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二,其余场景完全虚化。

这种独特的镜头语言,鲜明地表现了胡波导演自己的艺术观点。他试图以这种极端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剧中人物的内心焦虑、亲情关系紧张,甚至对于社会的绝望。

因为有四个小时的片长,足以容纳胡波导演这种近乎任性的艺术表达方式,但同样会造成观众观影感受的不习惯。毕竟,要面对这种四个小时没有剧情冲突、打斗场面、甚至连演员表情都很少变化的沉闷电影,不是所有观众都可以接受的。

但最致命的,胡波导演这种特立独行且一意孤行的执拗表达,造成了出品方与胡波的决裂,并最终为胡波自杀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03

韦布,一个郁郁寡欢的高中生,学习不好,性格沉默。

每天在家中,他都要面对受伤失业在家的暴躁父亲,以及总是沉默的母亲。父亲对他失望透顶,总是用一种近乎咆哮的语气,尖酸刻薄地抱怨着他的种种不堪:垃圾桶都没你房间臭,偷家里购物卡换了钱就去网吧,你除了会去网吧还会去哪里?狗东西!我看见你就烦透了,你赶快搬到你奶奶家住去吧!

酗酒的父亲愤怒到最后,是深深的绝望和哀叹。而那恶狠狠的眼神,哪里像是父亲对儿子该有的目光。

韦布跑去看望奶奶,却发现独居的奶奶已经躺在床上去世,去世时间不详。

韦布在学校里,因为替受校霸欺凌的好朋友出头,在推搡中无意将校霸推下楼梯,造成对方重伤,并引来对方混社会的哥哥四处找他寻仇。

学校的教导处副主任讽刺他,“你们这种学生,就是上个烂学校,以后就靠卖烤串为生吧。”

家中不是久居地,学校也无空间留。无奈之下,韦布只能选择逃离。

05

黄玲,韦布的同学,一位漂亮的女生。

韦布喜欢她,但她却与学校的教导处副主任、一位已婚的油腻中年男人发生了师生恋。

黄玲与单身母亲生活在一起。

做医药代表的母亲常年酗酒,个人生活状况极其糟糕。在狭窄且厕所经常漏水的家里,黄玲总感受到一种冰冷的绝望。

黄玲经常要在早晨,为醉酒夜归的母亲解衣服和处理呕吐物,家中永是乱糟糟,而她身上永远带着外卖食品的味道。

更为糟糕的是,黄玲的母亲已经在生活的重压下,彻底放弃尊严和责任。她不但物质上不关心女儿,精神上更是言语暴力不断。

她在黄玲偷偷用她的化妆品打扮出门后,残酷直接地告诫女儿:“不要怀孕了就行。”黄玲愤怒于母亲的直接与冷酷,而母亲则冷冰冰地说,“丑话我说在前边,省得你以后后悔。”

在一次与母亲的争执后,黄玲大吼:“这个家让我乱糟糟的。我喜欢呆在他那里,他家干净,不用我收拾。”

母亲则同样大吼:“我哪里有心情去管你,我已经够苦的了。你每天就写那么一点没用的破作业,没时间找小时工吗?你怎么不去找几千里之外你爸照顾你?”

最后,母亲冷漠地说,“你根本就不知道活着是怎么回事!”

曾对黄玲花言巧语信誓旦旦的男人,在面对师生恋的视频被人偷拍上传到网络时,为了自己的前途,果断抛弃了黄玲。还指责她,“你把我毁了,我去不了新学校了!”

这个男人的老婆,事发后带着自己的丈夫找到黄玲家,冲着黄玲的母亲破口大骂,“这个小孬货啊,才十七就这么大的本事!”

已经从后窗逃走的黄玲,终于忍无可忍。她返回家门口,从楼道角落里操起平时吓唬流浪狗的棒球棍,冲进家里,猛然将那个负心男人和他老婆抡倒在地。

之后扔下目瞪口呆的母亲,夺门而逃。

06

老金,一位有当兵经历的退休工人,与韦布住邻居。他蜗居在自己简陋的单元楼中,却被儿子儿媳嫌弃,试图将他送到养老院去,以使家中宽敞一些。

老金说,“养老院不让养狗,我不能去啊。”

儿媳妇冷冷地说,“您这样合适吗?本来就这么大点儿的一间屋子,孩子连个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你总不能老让她在那破缝纫机上写吧?”

老金阴着脸没回答,边出门,边自语到,“这房子本来就是我的啊!”

老金有一条相依为命的小白狗,遛狗时被一条大狗咬死。老金找到狗主人家,却被对方诬陷为敲诈讹人,对他百般羞辱。

回家的路上,老金遇到前来找邻居韦布寻仇的校霸哥哥及其手下,因老金帮助了韦布,便受到对方羞辱。儿子在楼道里看见老金遇到麻烦,却慌忙抱着孙女躲回家中。

老金退避三番后,对方依然不依不饶,于是愤而教训了混混。却仍被儿女逼得在家中无法容身,只能私自带着自己喜爱的孙女,同样踏上了逃离之路。

07

于城,一个混社会的混混青年。

他睡了朋友的老婆,对方发现后跳楼自杀,他却把责任推给了女方:都是你爱慕虚荣,让你丈夫买了这套房子,他压力大才自杀的。

于城的弟弟在学校被人打伤,于城在爱子心切的母亲怒骂催促下,去学校寻仇,但一直没有找到对方。

后来受伤的弟弟在医院去世,因为于城还没有找到凶手,被伤心欲绝的母亲扇了一耳光,愤怒的父亲也狠踹了他一脚。

仿佛弟弟的死,是他造成的。

于城是一个典型的烂人,却也活在暴力蔓延和亲情失衡的家庭中。

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物困境,既有少年的成长烦恼,也有青年的残酷青春,既有中年的患得患失,还有老年的老无所依。

剧中的四个人物,就这样在偶然中,从各自原本的人生轨迹中失控脱离,进而紧紧纠缠在了一起。

他们能逃去哪里呢?

据说,在遥远的满洲里动物园,有一头整天坐在地上的大象。他们想去看一看。

于是,三个遭遇不同的沦落人,却选择了相同的逃避方式,一起乘坐大巴,奔赴遥远的满洲里,去看看那头席地而坐的大象。

07

这是一部以漫长时间替代叙事技巧的影片。

影片中那缓慢移动的镜头,长时间地对准剧中人物的面孔,不急不赶,不慌不忙,就那么沉默地凝视着。将每一个人物的犹豫、彷徨、迟疑、愤怒,将每一个家庭所隐藏的阴暗面,都从头到尾完整地表现出来。

但这么做的结果,在一部分观众看来,是造成了镜头的冗长与沉闷。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表现形式,不要说商业片,就是一般的文艺片也很难做到。

正如柏林电影节官方称赞它,“极富视觉震撼力,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个自私自利的社会”。

导演胡波生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之所以把拍摄地点选在河北井陉,就是因为这是一个煤炭资源型县城,空气中会弥漫着一种灰蒙蒙的雾霾,正符合整部影片的灰色基调。

剧中人物,在糟糕的原生家庭和社会环境中举步维艰、绝望无助,却又对改变现实无能为力。他们在一次次受到外界欺辱之后,只有借助于沉默和忍受,来进行反抗。

剧中人物,不颓废、不愤怒,却绝望。

而他们对抗绝望的唯一方法,就是逃离,为了一个虚幻的理由,逃离到遥远的地方。

我不知道胡波导演的个人心境,有多少映射在了他的这部处女作影片中。但从最终选择逃离这个角度来讲,这部影片确实映射了导演的人生观。

影片竭力完成,耗尽全部精力。身处绝望的胡波导演,带着对作品的热爱,对复杂社会规则的不适与失望,也选择了逃离,逃离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

颇具讽刺的是,正因为导演的早逝,才使得这部《大象席地而坐》,获得了那么多人的关注。

斯人已逝,独留思想凝结而成的艺术作品,供生者追忆、谈论、争辩。

这,恐怕也是对导演的一种安慰吧?

标签:遗作,席地而坐,大象

版权声明:文章由 知识百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zhshbaida.com/article/143132.html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