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长城》让张艺谋跌入了质疑深渊,但大聪认为张艺谋其实一直都在做新尝试,哪怕那次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知,也能在失败中体会到新的感悟。
张艺谋在《十三邀》采访中,就阐明拍《长城》三年中,有许多他无能为力的地方,比如剧本是十多年前的而且他无法修改,比如早就预料到《长城》无法成为爆款,比如好莱坞的制片人制度让他的想法架空等。
很多人看到《长城》表象的缺,却没深入去研究缺在哪,只是一味的认为张艺谋不行。
而这一次又以各种“翻身之作”,“新千年最好作品”,“匠心之作回归”等等去描述《影》和张艺谋,当初说张艺谋不行的是你们,说他行的还是你们,你们真的了解张艺谋吗!?
大聪相信, 《影》之前和之后张艺谋依然还是那位张艺谋,那位总是不想重复自己,但内核依然包裹着人性复杂和世界对话主题的张艺谋。
黑白灰
《影》这一次的革新,首先在视觉上就做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开创了高级灰的新视觉语言,而高级黑白灰中国水墨新影调。
这种黑白灰在前期拍摄时,就已经做到了极致,在影片中不管是角色的服装或道具,还是场景和环境,都直接运用无色或者极低饱和度的颜色,让黑白灰在前期就已经得到呈现。
在这样黑白灰笼罩的色调里,人的肤色和血液颜色,并没有在后期把颜色压低,而是让这两个原色得到彰显。
这么处理大聪认为别有深意,肤色行于表色,血色流于内心,这些都是以人为作用的颜色,表达出人物之间在混沌黑白的世界里,不管如何伪装自己的别有用心,都掩饰不了自己原有肤色,最后互相拿利剑彼此相刺,穿肠破肚以血相见。
(可能跑男看多了,邓超扎邓超时有莫名喜感,扎心了老铁)
在张艺谋的电影世界中,影片的美术和光影,都是一直服务于故事的。
比如 《我的父亲母亲》 ,父母亲的回忆是美好而温存的,浓郁的乡村色彩充满画面,而现实是悲凉而感伤的,所以用黑白来表达。
比如 《英雄》 ,整个秦王大殿,只有残剑送的“剑”字是红色,其余都是无色场景,而秦军的装束,只有头盔上的那一抹红。
秦王的红色,和残剑送的红色的“剑”字相呼应,以此来表达残剑和秦王对江山社稷的想法是一致的。
此外《英雄》中残剑和飞雪的罗生门,通过不同的颜色系的衣服,以映衬不同的人物性格,灰色是不想说,蓝色是忧郁,而漂泊的你....不好意思唱起来了。
在此就不多举例了,张艺谋喜欢用颜色来熏染影片故事氛围,构建人物的内心,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其实在这部《影》中,很多人说张艺谋终于去掉了他浓郁的颜色, 但大聪认为在张艺谋眼中,黑白灰依然是一种颜色,他用黑白灰这三个不是颜色的颜色,去极致构建“影子”世界。
黑白灰从大格局来说,张艺谋故意把三国架空,去除掉三国大人物的“周瑜,孙权,小乔,关羽”等等,而改成了“子虞,沛公,小艾,杨苍”等这些听都没听过的名字(片中人物和三国人物不会对上号,别对号入座)。
然后再用黑白灰来营造一种混沌虚无的不现实感,就像我们山水国画中的一种感觉:“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张艺谋用这样的黑白灰影调,加强《影》的寓言哲学,黑白灰越强化,越加强《影》中境州和沛国的架空感,《影》故事的架空感越强,离三国原著越远,就反而让《影》的故事变得越真实,这也是张艺谋在访谈中反复提到的,不想让《影》拿去和三国做对比,《影》是说一个战乱时代替身的故事。
说完黑白灰对大格局的影响,我们再来看黑白灰对每个人物内心的营造,黑白灰的影调同样用得恰到好处。
在《影》中的每一位主要角色,心中都有磨灭不了如影随形的影子,每个人都想控制局面,左右自己影子,但殊不知在此过程中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心中构建的阴暗斗室。
子虞不用多说,他心中的灰暗的权力和控制欲,让他最终湮灭在影子刀下。
沛公心中向往的和平,在《影》的世界从来就不会发生,沛公心里其实也心知肚明,他以为能跳脱黑白棋的盘局,运筹帷幄,殊不知自己依然是这个黑白世界的困顿之兽,因为他身边所有人,都是他的阴影。
杨苍想把杨平培养成他想要的样子,也是变相让儿子成为他未来的身影,替他征战四方。
太极图隐喻
不管是《影》的正片还是海报,太极图都无处不在,太极图本身就有阴阳美学的成分,同时也影射了子虞和境州各自的身份,正身影子互为补全。
对于太极图,大聪其实还有更深的解读,在《影》的太极图海报,就已经充分说明子虞,境州,小艾三者之间的关系。
太极图中的阴阳两面,成为两仪,两仪中的两点,称为“太极”,两点太极代表着事以成形,如果没有这两点,太极图就是无极图,为阴阳混沌状态。
在海报中,子虞和境州分别站在两仪中,并没有站在黑白两点的“太极”上,这暗示着两人从一开始就是混沌的状态,境州从八岁抓走那一天起,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子虞的影子,因为事没有成形,我们影片看到的,只是境州如何一步步脱离子虞,越走越远,最后影子立形,成为真身。
而小艾站在太极图的边上,还是站在太极两仪中间,说明小艾看似是一个旁观者,但更像一个太极图的操盘手,影响着真身子虞和影子境州的命运。
在正片中,小艾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她为子虞找到破解杨苍刀法的秘诀,又为境州送解药,她和子虞弹琴,又和境州爬床,这些举动,都让小艾的人设变得复杂,她不是一般的女子,她深不可测。
把太极图放到整部电影宏观来看,每个角色其实都被困在太极图中,大家不管在黑色或者白色,走来走去无非是变成相反的颜色,依然毫无色彩。 每个人不管如何挣扎,都像在太极图中的黑白点,永远逃不出去。
就像片中沛公对青萍说的,让青萍和杨平联姻是假的,一切他都安排好了,他不想做棋子,让别人去做棋子,但最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不是棋子,而每个人却成了别人的棋子,这和太极图的黑白迂回牢笼,没什么区别。
妖风
风随影动,发随风飘。
如果仔细看片的小伙伴,一定会注意到,子虞散发垂胸,一直有风在吹动,这代表着子虞内心的狂乱野心和复杂思绪。
而境州一直以干净妆发整洁亮相,周围没有妖风吹动。
但是到结尾处,沛公摆的酒席上,境州头发开始变乱,而且坐着的时候,已经有妖风吹着境州的头发,这也说明境州内心已不再纯粹。
至于沛公,在影片前半段以乱发示人,写着毛笔字,妖风也很强劲,吹着沛公的头发,说明沛公在那时有子虞心结,还有境州之患,让他内心无法平静。
而收复境州后,沛公以为拿下子虞人头时,沛公内心狂喜,认为一切都在控制之内,所以沛公周围也就没有了妖风
谁杀了境州母亲
诚然沛公和子虞都有杀死境州母亲的动机,沛公想利用杀母之仇嫁祸于子虞,让境州和子虞反目成仇。
而子虞的动机是杀掉境州母亲,然后派杀手杀掉境州,斩草除根。
从主线逻辑来看,大聪更相信子虞是杀死境州母亲的真正凶手, 因为子虞从一开始就把境州母亲当做人质,以确保境州完全服从于他,子虞并没有把境州真正当做自己俯首帖耳的影子,而是把境州作为诱饵。
其次子虞亲眼看到境州和小艾爬床,官方主创在采访时承认,子虞因为伤情无法行房事,成为无性之人,这也造成了子虞对境州的嫉妒和憎恨,而且这种恨是从卑微替身引来的憎恨,这让子虞更恼羞成怒。
很多人会疑惑当时子虞偷窥到小艾和境州爬床,为何不上前阻止,其实稍微有身份的尊贵之人,看到这一幕,一般都不会以捉奸在床为荣,而是记恨在心,有哪个男人甘愿上前给自己扣一个绿帽子呢?!
所以当子虞看到这一幕,一来是子虞认为这确实是对小艾性方面的亏欠,二来是基于自己贵族身份,不愿去拆穿,三来在子虞的人生目标里,是收复境州和杀死杨苍。
所以当境州杀了杨苍之后,子虞便杀了境州母亲,再派杀手杀死境州,但却被沛公救下,沛公想让境州成为他的棋子,但万万没想到境州觉醒,不愿成为任何人的棋子和影子。
当然,还有一种脑洞,杀死境州母亲的,既不是子虞,也不是沛公。
田战不简单
王千源饰演的田战,留白其实很多,但特写不少,而且都意味深长,影片里表面田战看起来对青萍有点意思,也对子虞俯首称臣,但内心里究竟他的阴影面积有多大,影片留下了很大的闲笔让观众解读。
在田战被贬为庶民的时候,他去找子虞,子虞把未来计划和田战说了一遍,并答应田战他成王后,立田战为都督。
此时田战的表情复杂,因为他知道按照子虞的计划, 子虞就算成了王,但子虞的伤势,估计无法维持多久生命。
所以大聪大胆猜测,田战第一不想再做政治角力的棋子,第二子虞伤势恶化,就算他做了王,估计也无法支撑多久局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田战认为虽然沛公是庸王,但比起残忍的子虞,田战觉得子虞为王对沛国更是灭顶之灾。
所以田战左思右想,秘密和境州达成暗线联盟,指引境州觉醒,这个觉醒的动力就是断掉境州思母之情,由爱生恨,于是田战秘密杀死境州母亲,让刺客暗杀境州,再派人救境州。
然后田战分别告诉沛公和子虞,是双方杀了境州母亲,让沛公,子虞,境州三方产生内斗, 不管到最后从宫殿活着走出来的是谁,田战只要俯首称臣,都能坐收渔翁之利。
当然田战更希望境州成王,他便可成为都督,垂帘听政。
大聪这样分析,是因为沛公派人杀子虞时,那些将士驾轻熟路的运用开关,打开暗道去杀子虞,当时能告密的,就是田战了。
小艾最后看到了什么
顺着上面剧情的分析,小艾虽然看到了境州杀了子虞和沛公,但她于情于理都不能揭穿境州,于情小艾对境州已经有感情,于理小艾是爱自己沛国,如果告诉大家沛王和都督都没了,沛国必将陷入混乱。
所以在小艾目睹一切之后,她虽然惊讶,但她会顺着局势来适应局势。
小艾最后突然跑到门口,看着外面的一切,一副惊恐的表情,这其实是一个开放式结局,但顺着前面的分析,不难猜到境州会自封为王,而同伙田战则做都督。
境州在出去之前,把小艾给的锦囊还给小艾,说明境州已不再留恋儿女情长,而是看重权力和更深的欲望。
至于田战,在沛公把众臣赶出去时,田战最先附和:“主公有令,退下,都退下”。
之后沛公让鲁爱卿留步时,田战嘴角微微上扬,这也暗示了田战揭发鲁爱卿是内奸,当然这也是田战的一步棋,借沛公之手杀了鲁爱卿以除后患。
在境州拿着剑走出去时,田战第一个去接应,也更能说明他大概能猜到里面发生了什么,境州和田战虽然没有那种“确认过眼神”的表情,但以无回应胜有回应。
境州封王之后的剧情也不难联想,肯定是田战第一个跑去现场收拾残局,把带着面具的子虞抬走,不让别人发现。
以上这些脑洞只是大聪看完后的个人分析,分析角度不从小说原著出发,只是单纯就着影片剧情展开联想。
但其实不管结局如何开放,就像海报宣传语说的“谁是棋子,谁是棋局”?其实在《影》的故事中, “只有棋子,没有棋局”。
《影》里面的人物始终绕不出太极黑白的世界,这些角色之间,都互为对方的棋子。
标签:太极图,隐喻,谜团